桃流胶病研究进展.doc

桃流胶病研究进展.doc

ID:58224629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29

桃流胶病研究进展.doc_第1页
桃流胶病研究进展.doc_第2页
桃流胶病研究进展.doc_第3页
桃流胶病研究进展.doc_第4页
桃流胶病研究进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桃流胶病研究进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桃流胶病研究进展  摘要:桃流胶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桃树的植物病害,因流胶病导致的桃产量损失非常大。主要概述了桃流胶病的危害、病因及其病害循环、病原菌的特性及其分类地位,并详细介绍了有关桃流胶病防治方法的研究。  关键词:桃流胶病;葡萄座腔菌;病害循环  中图分类号:S436.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04-0649-03    ResearchProgressofPeachGummosis    CHENYan1,WANGFan2,CAIDong2,LIGuo-huai2,CHENGJia-sen1      Abstract:Peachgummosiswasoneof

2、themostdestructivediseasesinthepeachduringplanting.Theyieldlosshadbeenveryheavycausedbythisdisease.Thepresentstatusofpeachgummosis,includingdamages,causes,diseasecycle,andclassificationaswellascharacteristicsofpathogen,weresummarizedMeanwhile,themethodsofcontrolofgummosiswerealsoreviewedindetail. 

3、 Keywords:peachgummosis;Botryosphaeriadothidea;diseasecycle    桃流胶病是一种主要危害枝干的病害,该病会导致桃树的树势衰弱,桃果实产量和品质下降,严重时枝干枯死,甚至整株死亡。桃流胶病在我国南北桃区均有发生,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尤为严重,美国、日本等国亦有相关的研究报道[1]。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桃流胶病的发生有逐年加重趋势,2003年重庆市部分地区的调查显示,桃流胶病平均发病率为66.80%,最高达95.90%,平均病情指数为41.10,最高达67.70[2]。2005、2006年北京市大兴区桃流胶病的平均发病率分别为93.73%

4、、91.05%,平均病情指数分别为74.98、56.03;房山区桃流胶病的平均发病率分别为100%、91.00%,平均病情指数分别为77.80、66.07[3]。2008年广东省桃树种植区连平县桃流胶病的发病率达到100%,全县产量损失2710t,经济损失高达338.75万元[4]。2009年我国南方桃产区的桃流胶病发生也极为严重,如湖北省孝感、仙桃等地部分种植品种流胶病的发病率高达100%。由此可见,桃流胶病已给我国桃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成为桃产业进一步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1桃流胶病症状及发病规律  桃流胶病包括非侵染性流胶病和侵染性流胶病。非侵染性流胶病:常见于主干和大枝,严

5、重时小枝也可发病。病害初期发病部位肿胀,后期病部分泌半透明的树胶,与空气接触后逐渐变为褐色,干燥后为红褐色至茶褐色的硬质胶块。随着流胶量增加,发病部位皮层及木质部逐渐变褐、腐朽。发病后期流胶处呈干腐状,树势衰弱,枝条干枯甚至整株死亡。一般情况下雨季发病重,多年生树发病重,幼龄树发病轻。  侵染性流胶病:幼龄桃树流胶常见于主干,而成年桃树主干、主枝及侧枝上均有发生,严重时果实表面和果核也有流胶发生。一年生枝条染病常出现以皮孔为中心的瘤状突起,其上散生针尖大小黑色粒点,即为分生孢子器。第二年5月上旬病斑扩大,瘤状突起开裂,流出褐色透明胶质,逐渐堆积后形成茶褐色硬质胶块。多年生枝干受害,产生水泡

6、状隆起,并有树胶流出。严重者病部反复流胶,皮层和木质部变褐坏死,形成溃疡,死皮层组织中散生小黑粒点,同时易被腐生菌侵染。  另外,其他真菌、细菌病害的发生也会使桃树生长衰弱,抵抗力降低,从而引起流胶,如桃疮痂病等。  桃流胶病的发生在年度内持续时间较长,3~11月均有发生,5~9月为危害严重阶段。桃流胶病发生与温度、湿度关系密切,春季随着温度的上升和雨季来临,病情日趋严重,特别在降雨期间,病部渗出大量的胶液,直到入冬以后病势发展趋于缓慢,逐渐减轻。除此之外,流胶病的发生还与品种、树龄树势、地势及栽培管理水平等密切相关。  2桃流胶病的病因和侵染循环  桃流胶病过去多被认为是由虫害、伤口等引

7、起的非侵染性生理病害。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有较多关于侵染性桃流胶病的报道,已有报道表明桃侵染性流胶病的病原主要是真菌。  2.1非侵染性流胶病  造成非侵染性流胶病的原因有很多:①害虫特别是蛀干害虫所造成的伤口易诱发流胶病;②机械损伤造成的伤口以及霜害、冻害、灼伤等也会引起流胶病;③栽培管理不当,如施肥不当、生长期修剪过度及重整枝、结果过多、栽植过深、土壤粘重及酸性大等,引起树体生理失调,易导致流胶病发生。另外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