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来自反思.doc

灵感来自反思.doc

ID:58224874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9

灵感来自反思.doc_第1页
灵感来自反思.doc_第2页
灵感来自反思.doc_第3页
灵感来自反思.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灵感来自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灵感来自反思  2014年9月我有幸参加陕西省高中英语省级学科带头人培训,感受颇多。反思在每个教师的日常工作中,特别是课堂教学中意义重大,它最终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水平,推动教师本人职业生涯上升到更高的水平。简言之,反思有利于教师积累经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其实纵观古今中外,很多仁人志士或名人大家都有关于反思的感悟。  结合我个人的教学实践,我觉得教学反思能给我的英语课堂教学带来提高和改进的契机。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学反思开启教师的教学智慧,使教

2、学思路得到启迪,并为教师提供好主意,好办法,使我们在苦苦的思索中常常“灵光一现”,突破教学瓶颈。  本学期初,我开始在英语课堂上实施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引导学生在课前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用英语演讲、讲故事、对话等。目的在于提供给学生一个平台来“用”英语,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水平,特别是英语交际能力。  我带的高三班,学风十分浓厚,学生整体素质比较高,班干部、课代表非常积极主动。再加上高一、高二时一直鼓励学生开口发言,培养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所以这项活动很容易就落实了。一般是由

3、某个学优生课前准备好,到讲台上呈现给全班同学,我会用手机录下这短短的几分钟。讲台上呈现的同学很认真,讲台下的“观众”也都饶有兴趣。  在这项活动开展了一段时间后,我反复观看课堂上录制的视频,琢磨如何改进?学优生在上面讲,下面的中等生、学困生是否能真正的参与其中?是否应该让更多的同学加入进来呢?于是就想到进行抓阄来决定承担此活动的人选,这样做的好处是:每个同学从理论上讲,都应提前准备,而不会像之前那样只是个听众。可是这样也反映出问题来:有些学生准�涞梦幢爻浞郑�有些学生英语口语不够流利,因此效果难以

4、保证。这促使我反思:这个活动的真正的目的是什么?首先是提供学说英语的机会;其次,为英语课堂预热;再次,树立同学们的自信心;还有,让同学们体验成功。通过一些学优生去激励感染更多的同学。  所以采取折中的办法,指定学优生和全班范围内抓阄交替进行,既保证示范性又扩大了参与面。但是接下来的问题是:站在讲台上展示的同学与下面的“听众”的互动不强,听众只是留下一个大概的印象,因而建议展示的同学就展示内容提出问题让下面的同学回答。于是就把这个环节作为这项活动的固定做法沿袭下来。  由于我本人2014年9月以来在

5、接受陕西省学科带头人培训,而且通过工作坊正在开展《高中英语课堂合作学习小组构建、运作与评价探究》省级立项课题的研究,因此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同学们在这个活动中去尝试进一步的合作。  开始的时候,同学们以听说为主:展示的同学以讲述、讲演、对话的方式进行,其他同学是听众并思考回答提出的问题。于是我建议展示者先将话题书写在黑板上,引发同学们预热交流,然后再进行展示。后来,我就想,如果展示的同学适当添加一些关键词或短语,这样除了听说,还能扩大词汇量。在我们学校给教室里配备了电子白板屏幕后,我马上让展示的同

6、学用新的设备尝试书写话题、有用的词汇和要提出的问题,同学们兴致很高。我又建议负责多媒体的同学贺柏越进行指导帮助,而且擅长美术的杨帆同学加入进来画配图。前不久的英语课的展示活动中,白帅帅同学就邀请杨帆同学帮忙在黑板上画了一幅画:画中一条小河流经一座城市,一个老人说“清的”,一个中年人说“浊的”,而一个蹲在河边的小孩说“黑的”。这样一来,白帅帅同学一边指着图,一边讲水污染问题,更加生动了。  反思改善人的思维,激活思路,带来模式的打破和重构。那么,把这种反思的意识发扬下去,运用在学校的说课、评课、教师

7、札记以及校本研修等各个方面,是很有意义的。运用科学的反思方法,能更有效地审视自我,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和提升。  编辑薛小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