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最好的爱是陪伴.doc

给学生最好的爱是陪伴.doc

ID:58225265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9

给学生最好的爱是陪伴.doc_第1页
给学生最好的爱是陪伴.doc_第2页
给学生最好的爱是陪伴.doc_第3页
给学生最好的爱是陪伴.doc_第4页
给学生最好的爱是陪伴.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给学生最好的爱是陪伴.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给学生最好的爱是陪伴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陪伴  自1991年走上工作岗位,我先后担任了英语教师、班主任、毕业年级把关教师的工作。自从儿子降生以后,做了母亲的我开始更多地用爱的眼光来关注我的学生。在课堂上,我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我还用我的青春年华来实践爱的教育。对我而言,我能够给予孩子最好的爱就是陪伴。  沟通从倾听开始。我出生在一个教育世家。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命,并且成为我们的遗传基因。父亲对待他的学生像是一个慈爱的父亲,听学生讲话的时候,眼里是柔和的光,口里是和暖的话。从父亲那里,我学会了尊重认可,学会做

2、一个耐心的倾听者。在工作中除非必要我不会轻易打断学生的话,鼓励他们提问,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时候,学生说着说着自己就理清了头绪,学生会挠挠头,笑了,自己说,“老师,我明白了。”有的时候,我会鼓励孩子继续讲下去,面带微笑地倾听,时而点头作为回应,或者说一声“嗯”“然后呢”。学生总会受到鼓励,对我敞开心扉。有的时候,两个学生起了争执,一起来找我告状,各说各的理,我也不急不恼,听他们一个说完了,再听另一个说,我不会急于做出我的判断,不会扮演一个审判长或者大法官的角色。问题摆出来了,我会用生活中的小故事或者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引导他们,一旦误会

3、解释清楚了,或者犯错误有过失的同学主动承认了错误,学生的友谊和关系就又会和好如初了。  进步从学习开始。我带的班级作风民主,有事大家商量着来。有的同事经常跟我说,“你就惯着你的那帮孩子吧。”可是我真的觉得“惯孩子”没有什么不好的。我对我们班级的孩子都一视同仁,不分亲疏远近,不会厚此薄彼。在我们班里,不会对学习好的孩子我就高看一眼,让其他的孩子有明显的失落。也不会因为家长有权有势,或者家长喜欢给教师送东西我就刮目相看。父母是孩子不能选择的,这种先天的优势或者劣势也不会是恒常不变的。只要是我的学生,一件事情他们表现得很好,比如为集体争光、为班级

4、着想、为同学服务,我都不会吝啬表扬。我会对他们拍拍肩膀,或者底气十足地大声说一声“干得不错”“干得漂亮”,或者提议大家对他报以热烈的掌声。我认为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是无声的影响,很多学习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刚接一个新班,我会从孩子的说话教起。我教孩子们要好好说话,使用文明用语,比如“请”“你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我跟孩子们时时渗透,良好的行为习惯折射出一个人的修养,得体的言谈举止反映出一个人的教养。当然,我也不会始终是一个“好好先生”,我也有不“惯着”学生的时候。对欺侮同学、侮辱同学、打架斗殴、奇装异服、污言秽语等与校规

5、校纪、社会风俗相违背的行为,我会严肃地进行批评教育,绝不会心慈手软。我的原则是严慈有度,我会争取在我所负责的几年内给学生打下一个比较坚实的学习生活和与人相处的基础。  成长从给予开始。在我科任和带班的二十六年里,我一直向学生们传递着一种理念,利人者利己。比如“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等等。我希望我的学生无论是在校期间还是将来走上社会,他们的心胸是广阔的,他们的内心是善良的,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处理好人际关系,只有这样,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他们都能大有作为。我给我的每一届学生都讲过两个故事。一个是空谷回声,我们对着山谷大喊

6、“我爱你”,山谷反馈给我们的是“我爱你”;我们对着山谷大喊“我恨你”,山谷反馈给我们的是“我恨你”;我们付出了什么,我们终将会收获什么。一个是种植玉米的故事,两个农民,都得到了优良的玉米种子,一个种下去,第一年获得了大丰收,但是第二年、第三年,一年不如一年;一个则是年年大丰收。区别在于,第一个农民无论邻里乡亲怎么请求都不卖给他们优良的玉米种子,他想一家独大,赚更多的钱。结果,邻居田地里的玉米花粉被风吹到了他的田地里,他的玉米产量和质量一年不如一年。第二个农民则是无偿地给邻里乡亲送种子,要富大家一起富。由于整个村子的田地都种上了优良的玉米种子

7、,整个村子的百姓都富裕起来了。这个农民也得到了大家的拥护。在我的班级里,团结互助、文明友善成为我们的班风。  收获从奉献开始。我给我的学生灌输,“为人民服务”绝对不是一句口号,它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我们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是甘于奉献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雷锋说过:“我觉得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质朴的话语让我们看到了一颗金子般的心。作家张贤亮说过:“世界上有我总要比没有我要不一样一些。”这句话发人深省,令人回味无穷。我给孩子们讲过一个点灯的故事。有一个小和尚,特别喜欢问问题。有一天小和尚问师父,“师父,你不会觉得我很烦吧?”师父这

8、次没有直接回答小和尚的问题,而是让他去拿一盏油灯来。师父让小和尚把油灯点燃。小和尚照做了。师父让小和尚再去取几盏油灯来。师父让小和尚用第一盏油灯把拿来的几盏油灯一一点亮。师父问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