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醇的分类、.ppt

聚乙烯醇的分类、.ppt

ID:58226614

大小:149.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9-05

聚乙烯醇的分类、.ppt_第1页
聚乙烯醇的分类、.ppt_第2页
聚乙烯醇的分类、.ppt_第3页
聚乙烯醇的分类、.ppt_第4页
聚乙烯醇的分类、.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聚乙烯醇的分类、.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聚乙烯醇的分类、制备、性质聚乙烯醇简介聚乙烯醇,英文名称:polyvinylalcohol,vinylalcoholpolymer,poval,简称PVA有机化合物,白色片状、絮状或粉末状固体,无味。溶于水,不溶于汽油、煤油、植物油、苯、甲苯、二氯乙烷、四氯化碳、丙酮、醋酸乙酯、甲醇、乙二醇等。微溶于二甲基亚砜。聚乙烯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造聚乙烯醇缩醛、耐汽油管道和维尼纶合成纤维、织物处理剂、乳化剂、纸张涂层、粘合剂等。聚乙烯醇的分类按聚合度可分为超高聚合度(分子量25~30万)、高聚合度

2、(分子量17~22万),中聚合度(分子量12~15万)和低聚合度(分子量2.5~3.5万)。醇解度一般有完全醇解(醇解度98~100%)、部分醇解(醇解度87~89%)和醇解度78%三种。聚乙烯醇的性质1.物理性质聚乙烯醇(PVA)其充填密度约0.20~0.48g/cm3,折射率为1.51~1.53。聚乙烯醇的熔点难于直接测定,因为它在空气中的分解温度低于熔融温度。用间接法测得其熔点在230℃左右。不同立规程度的聚乙烯醇具有不同的熔点,其中S—PVA(间规)熔点最高,A—PVA(无规)次之,I—

3、PVA(等规)最低。聚乙烯醇的玻璃化温度约80℃。玻璃化温度除与测定条件有关外,也与其结构有关。例如,随聚乙烯醇间规度的提高,玻璃化温度略有提高。聚乙烯醇中残存醋酸根量和含水量增加时,玻璃化温度都将随之降低。2.化学性质聚乙烯醇主链大分子上有大量仲羟基,在化学性质方面有许多与纤维素相似之处。聚乙烯醇可与多种酸、酸酐、酰氯等作用,生成相应的聚乙烯醇的酯。但其反应能力低于一般低分子醇类。3.热性能聚乙烯醇受热后发生软化(210~215℃),但在一般情况下,它在熔融前便分解。聚乙烯醇在加热到140℃以

4、下时不发生明显的变化,加热至180C以上时,由碱法醇解得到的聚乙烯醇开始发生变化,大分子发生脱水,在长链上形成共轭双键,并使其色泽逐渐变深。这时其物理性能也有变化,如原有的水溶性消失,弹性模量显著增大,并逐步变得硬而脆。聚乙烯醇的制备方法聚乙烯醇的制备方法及原料路线:聚乙烯醇是由醋酸乙烯(VAc)经聚合醇解而制成,生产PVA通常有两种原料路线,一种是以乙烯为原料制备醋酸乙烯,再制得聚乙烯醇;另外一种是以乙炔(分为电石乙炔和天然气乙炔)为原料制备醋酸乙烯,再制得聚乙烯醇。聚醋酸乙烯制备反应式1.目

5、前醋酸乙烯的合成主要有乙炔法和乙烯法(1)乙炔法:HC≡CH+CH3COOH→H2C=CH∣OCOCH3(2)乙烯法:H2C=CH2+CH3COOH+1/2O2→H2C=CH+H2O∣OCOCH32.醋酸乙烯聚合nH2C=CH─→-[H2C─CH]-n+89kJ/mol

6、

7、OCOCH3OCOCH33.聚乙烯醇的制备的反应式-[H2C─CH]-n+CH3OH-[H2C─CH]-n+nCH3COOCH3

8、

9、OCOCH3OH4.聚乙烯醇的制备途径(1)乙烯直接合成法)石油裂解乙烯直接合成法。目前,国际

10、上生产聚乙烯醇的工艺路线以乙烯法占主导地位,其数量约占总生产能力的72%。石油乙烯法的工艺特点:生产规模较乙炔法大,产品质量好,设备易于维护、管理和清洗、热利用率高,能量节约明显,生产成本较乙炔法低30%以上。(2)电石乙炔合成法)电石乙炔合成法,最早实现工业化生产,其工艺特点是操作比较简单、产率高、副产物易于分离,因而国内至今仍有1O家工厂沿用此法生产,且大部分应用高碱法生产聚乙烯醇。但由于乙炔高碱法工艺路线产品能耗高、质量差、成本高,生产过程产生的杂质污染环境亦较为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力,属逐

11、渐淘汰工艺。国外先进国家早于20世纪7O年代已全部用低碱法生产工艺。(3)天然气乙炔合成法)天然气乙炔为原料的Borden法,不但技术成熟,而且生产的乙炔有利于综合利用,VAc的生产成本较电石乙炔法低50%~70%,但天然气乙炔法投资和技术难度都较大。在天然气、煤和电力丰富的地区,天然气乙炔法仍具有生命力。欧洲及朝鲜等国家以天然气乙炔为主,我国也有套生产装置采用该方法。[1]聚乙烯醇的生产概况及应用.豆礼梅、刘元虎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09年第9期[2]聚乙烯醇改性研究的概况.刘锋张康助王晓洁

12、.化学与黏合.2006年第28卷[3]PVA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张琳琳2010年1月[4]牟长荣.吴三华.马延贵聚乙烯醇生产技术1988[5]王婧.苑会林.马沛岚.李军聚乙烯醇薄膜的生产及应用现状与展望[期刊论文]塑料2005(02)等[6]Preparationandpropertiesofmicrofibrillatedcellulosepolyvinylalcoholcompositematerials.JueLu,TaoWang,ScienceDirect.39(2008)738-74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