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op任务中ISPC效应的理论述评-论文.pdf

Stroop任务中ISPC效应的理论述评-论文.pdf

ID:58232869

大小:246.5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07

Stroop任务中ISPC效应的理论述评-论文.pdf_第1页
Stroop任务中ISPC效应的理论述评-论文.pdf_第2页
Stroop任务中ISPC效应的理论述评-论文.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Stroop任务中ISPC效应的理论述评-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3O卷第14期甘肃科技f.30Ⅳ0.142014年7月GansuScienceandTechnologyJu/.2014Stroop任务中ISPC效应的理论述评朱小同,王强强(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吉林长春130024)摘要:认知控制近年来成为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特定项目比例一致性效应,即ISPC效应是该领域的一个重要效应。结合该效应和Stroop实验范式,学者们对认知控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简述Stroop任务中ISPC效应的基础上介绍了ISPC的相关理论,并通过对比这几种理论对其进行了简单评价。关键词:认知控制;ISPC效应;理论机制中图分类号:B

2、842近20年来,认知控制成为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和MC两个小模块随机混合起来,且加入了同等数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当人们需要抑制一个自发量的颜色的中性刺激。这样,一致和不一致试次所的、凸显的但不符合任务要求的活动,而完成一个主占比例相同。但在统计时将MC、MI及MN(多数中动的、不凸显却符合任务要求的活动时,所依靠的就性刺激)模块中的项目分开统计。MC和MI两个模是认知控制。作为典型的冲突任务,Stroop范式成块中项目的Stroop效应仍出现差异,即MC比MI模为研究认知控制的一种重要范式。该任务要求被试块中项目有更高的S~oop效应。Jocaby等将其称为报告颜

3、色词的颜色而忽略颜色词本身的意义。在一特定项目比例一致性效应。他认为,一个全局性的致性试次中颜色词的颜色和颜色词意义相匹配,例认知控制机制不可能解释这种结果模式,因为在整如红色的“红”字;在不一致性试次中,颜色词的颜个大模块中一致和不一致试次所占的比例是相同。色和颜色词意义不匹配,例如绿色的“红”字。由于相反,这种ISPC效应要归功于一种局部的、特定项受到自发启动的、凸显的颜色词意义的影响,被试对目上具有的机制,这种机制反应迅速,是刺激出现之一致试次的反应比不一致试次反应更快、更准。两后为解决干扰产生来的J。针对Stroop任务中IS.种类型的试次之间出现的差异称为

4、Stroop效应⋯。PC效应的解释,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探究,下面就在较高认知控制条件下,被试能够更好地抑制颜色ISPC效应的相关理论解释展开论述,并对其未来发词词义并将注意集中在与任务相关的墨迹颜色。此展方向做出预测。时,不一致试次的干扰效应和一致试次的便利效应都会减小,Stroop效应也会相应减少。因此在认知1ISPC效应的理论控制的研究中经常把Stroop效应作为衡量认知控制1.1过滤器控制理论大小的指标,Stroop效应越大,认知控制越小。Jacoby等人通过使用过程分离范式证明了IS.后来研究者通过调节试验模块中不一致和一致PC效应的特定项目机制是通过读词而

5、非颜色命名试次的比例发现,Stroop效应会随一致和不一致试过程对自己产生影响。显然对于MC小模块中的刺次所占比例的改变而改变。具体表现为多数不一致激,由于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刺激,因此读词有利于试次(MI)模块中的Stroop效应比多数一致试次提高反应表现;而对于MI小模块中的刺激,多数是(MC)模块中的小,研究者称这种现象为比例一致不一致的刺激,读词则不利于反应表现,因此应该尽性(PC)效应-2J。对这种现象一般通过冲突监控理量增加认知控制,抑制读词。他们认为这个机制在论进行解释,该理论认为,MI模块中有较多的冲突,每个刺激呈现之后迅速被启动,是由能够预测一致因此

6、引发了更多的认知控制,从而导致S~oop效应性比例的刺激特征所激活。关于这种机制本质的一减少;相反,MC模块中的冲突较少,引发的认知控种看法是存在一种读词过滤器。当遇到一个MI小制较少,S~oop效应较大。模块刺激时,读词过滤器被迅速的激活,通过减少不随后Jaeoby等人对实验材料的呈现方式进行相关单词维度的激活来控制读词对颜色命名的影重新编排,他们将上面提到的比例一致性效应中MI响,从而减小了MI小模块中的Stroop效应J。78甘肃科技第3O卷1.2特定项目控制理论模块中的刺激多数是不一致的,按照Hebbian学习特定项目控制理论是Botvinick等人提出的冲

7、理论,刺激与任务之间的绑定会增强,因此当MI小突监控理论的一个变本。根据冲突监控模型,控制模块中的刺激出现时,被试能更好地完成任务,相对过程被一个负责监测信息加工过程的冲突状况模块于MC小模块中的Stroop效应就会减少。启动,即冲突监控单元-6J。后来有学者将这一单元1.4偶然性学习理论加入到Stroop干扰的神经网络模型中,认为该单元偶然性学习理论最早由Schmidt提出。Schmidt计算反应层面上的冲突量,并在冲突水平较高时增认为在一个ISPC效应实验中,一个小模块中的颜色加任务维度(颜色命名)的激活J。在Stroop任务词多数以一致的颜色呈现,而另一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