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原理实验报告.doc

无线通信原理实验报告.doc

ID:58235092

大小:5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03

无线通信原理实验报告.doc_第1页
无线通信原理实验报告.doc_第2页
无线通信原理实验报告.doc_第3页
无线通信原理实验报告.doc_第4页
无线通信原理实验报告.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无线通信原理实验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Okumura-Hata无线传播模型仿真实验王业鹏15班实验内容使用Matlab编程计算Okumura-Hata传播路径损耗,绘制Okumura-Hata传播模型损耗---频率曲线图。实验条件:频率范围:300~1500MHz,基站天线高度为30m,移动台天线高度为1.5m。传播距离分别为d=2km和5km,以频率为变量,通信距离为参变量编程绘出城市准平滑地形、郊区、农村环境下的Okumura-Hata传播模型损耗-频率曲线图。实验要求:在一个图中显示6条曲线;所有曲线均为蓝色线,d=2km用实线,d=5km用虚线;城区用“o”、郊区用“*”及乡村用“□”标注曲线上的点;并在曲线图的空白处对

2、曲线进行标注;图要有横纵坐标标示,横坐标为频率(Mhz),纵坐标为损耗中值(dB)图形的题头为学生本人姓名和学号。实验仿真图图中显示6条曲线,分别表示市区、郊区、乡村的2km和5km的Okumura-Hata传播模型损耗-频率曲线图,其中横坐标为频率,单位Mhz,纵坐标为损耗中值,单位dB。实验图反映了随着频率,距离和地点的变化而变化的损耗中值。实验分析1、随频率的增大,损耗越强。2、市区的损耗最大,郊区其次,乡村最少,说明地点对信号传输损耗有影响。1、随距离的增大,损耗越强。附录Okumura-Hata传播模型路径损耗计算公式式中fc—工作频率(MHz)hte—基站天线有效高度(m),定义

3、为基站天线实际海拔高与基站沿传播方向实际距离内的平均地面海波高度之差。hre—移动台天线有效高度(m),定义为移动台天线高出地表的高度d—基站天线和移动台天线之间的水平距离(km)—有效天线修正因子,是覆盖区大小的函数—小区类型校正因子源代码:clearall;clc;f=[300:100:1500];ht=30;hr=1.5;d1=2;d2=5;L1=69.55+26.16*log10(f)-13.82*log10(ht)+(44.9-6.55*log10(ht))*log10(d1)-3.2*(log10(11.75*hr)).^2+4.97;L2=69.55+26.16*log10(f

4、)-13.82*log10(ht)+(44.9-6.55*log10(ht))*log10(d2)-3.2*(log10(11.75*hr)).^2+4.97;C1=-2*[log10(f/28)].^2-5.4;C2=-4.78*[log10(f)].^2+18.33*log10(f)-40.98;L3=L1+C1;L4=L2+C1;L5=L1+C2;L6=L2+C2;gridon;holdon;plot(f,L1,'-o');plot(f,L2,':o');plot(f,L3,'-*');plot(f,L4,':*');plot(f,L5,'-s');plot(f,L6,':s');le

5、gend('城市:d1=2km','城市:d2=5km','郊区:d1=2km','郊区:d2=5km','乡村:d1=2km','乡村:d2=5km');title('姓名:王业鹏班级:15班学号:);xlabel('频率(MHz)');ylabel('损耗中值(dB)');地面反射和绕射对微波传播的影响实验王业鹏15班实验内容使用Matlab建立微波地面反射损耗及绕射损耗模型,绘制衰落因子Vdb随相对余隙的变化曲线。实验条件相对余隙hc/F1取值:-1.0~2.5,绘图的时候相对余隙间隔至少为0.001;反射系数:编程绘制衰落因子(分贝数)随相对余隙的变化曲线,并与刃形绕射衰落因子(分贝

6、数)相比较。实验要求:1反射损耗及绕射损耗绘制在一条曲线中;2在曲线图的空白处对曲线进行标注;3合理设计显示图形的坐标间隔;4图形的题头为学生本人姓名和学号。实验仿真图实验分析衰落因子与相对余隙有关。相对余隙为0.577,V=0时,成为自由空间余隙。当他小于0.577时,发生绕射衰落较大;随着余隙增大,反射点处于第一菲涅尔区,反射信号与直射信号同向相加,使衰落因子出现正值;当余隙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反射点进入第二菲涅尔区,反射信号与直射信号反向,衰落因子急剧下降,甚至中断。附录刃形绕射衰落因子源代码:x1=-1.0:0.001:0.577;x2=0.577:0.001:2.5;b=x1*(2.

7、^(0.5));b2=x2*(2.^(0.5));y=1;F1=(20*log10(0.5+0.62*b)).*(b>=0&b<0.816)+(20*log10(0.5*exp(0.95*b))).*(b>=-1&b<0)+...(20*log10(0.4-(0.1184-(0.1*b+0.38).^2).^(0.5))).*(b>=-2.4&b<-1);F2=10*log10((1+y.^2-2*y*co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