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堕化现象作业2

社会堕化现象作业2

ID:5824899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25

社会堕化现象作业2_第1页
社会堕化现象作业2_第2页
社会堕化现象作业2_第3页
社会堕化现象作业2_第4页
资源描述:

《社会堕化现象作业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法国人马克斯·瑞格曼(Ringelman,1913)曾经做了很有意思的实验,他要求被试验者分别在单独与群体的情境下拔河,同时用仪器来测量他们的拉力。结果发现随着被试人数的增加,每个被试平均使出的力曾减少趋势。一个人拉时平均出力63公斤;三个人共同拉时,平均出力是53.5公斤;八个人时降到了31公斤。心理学中颇为著名的呐喊实验,也发现了类似的规律,群体性呐喊时,每个人喊出的分贝都要比单独呐喊时低很多。其实这都是社会性惰化的典型例子。所谓的社会性惰化,在我的理解中,它指的是组织发展到一定阶段,其决策体系,组织行为发生堕化的现象,即我们的工作中经常见到的组织执行不力、信息堵塞、决

2、策缓慢、行动僵化、人浮于事等现象。我们中华民族自古流传下来的故事“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就形象的揭示了其中的奥妙。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社会性惰化呢?结合几年来的工作、学习经合和生活经历,我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社会助长和社会干扰是产生社会惰化的重要原因一定程度的群体性活动有助于促进个人行为效率的提高,这就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积极组织团队的原因所在。但是过度的群体性活动,比如说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将会带来的个人行为效率的下降即群体性惰化现象。所以在管理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尽最大可能捕捉员工绩效最高的点,避免群体性惰化现象

3、的产生。理论上他人在场会提高个体的唤起水平,继而增强个体的优势反应。简单任务将受到社会助涨,而复杂任务则受到社会干扰。所以我们在解决简单任务的时候应该积极地引进群体性合作,而在解决复杂的问题时就要适当的避免过大的团体共同工作,提倡化大为小,化整为零的工作方案。一、社会评价削弱也是导致群体性惰化的原因之一在群体情况下,个体的工作是不记名的,员工所做的努力是不被重视的,因为这时大家普遍看到的结果都是整个群体的工作成绩而个人被评价的机会几乎为零,必将导致“搭便车”现象的产生,大部分工作所付出的努力也就减弱了。二、社会认知偏差在群体中的个体总是认为其他成员工作不太努力,可能会偷懒,

4、所以想着为自身找各种借口进行偷懒,进而松懈了对自己的要求,最终导致整体工作效率的降低。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积极组织员工进行交流和学习,让员工充分认识到其他人的优势,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三、社会作用力分散在一个群体作业的情况下,每一个成员都是整个群体的一员,与其他成员一起接受外来的影响,那么,当群体成员增多时,每一个成员所接受的外来影响就必然会被分散,被减弱,因而,个体所付出的努力就降低了。综上的各方面可知,因其群体性惰性的原因均离不开社会文化背景。好的社会文化促进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消极的文化则加速员工趋于懈怠进程。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凝聚、润滑、

5、整合作用,通过有说服力的、贴近员工的方式,将真诚、正义、公正等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植入大家的观念中。社会懈怠现象普遍存在于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中,在一定程度上对工作和生活起到了不良的影响,影响到工作和生活的效率。因此,我们要积极地寻找解决办法,实时适度的减少这种不良现象。任何人群和组织其实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相同的利益要求是一个组织产生的首要前提。没有这一点,任何组织都不可能产生。当然,团队精神就更无从谈起。为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必须让每一个团队成员都明白团队的目标是什么,自己在为这个团队目标奋斗中将会得到什么利益。这个目标既是团队对每一个成员的一种利益吸引,也是对大家行为方向的

6、一种界定。否则,大家到这个团队工作的目的就不明确,进入之后的行为方向也不统一。  团队内部良好的沟通协调亦是形成一个优秀团队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正如同沃尔玛总裁所说的:“如果你必须将沃尔玛体制浓缩成一个思想,那可能就是沟通,因为它是我们成功的真正关键之一。”丹费大学Stephen·Erbschloe所作的一项研究表明,他所研究的46家公司之所以面对互联网带来的商业机会行动迟缓,最主要的两个原因就是:交流的贫乏和行政上的混乱。使交流成为一个团队、一个公司里的优先事项,并且让每个员工都知道你重视交流;为员工提供同管理层交谈的机会;建立信任的氛围。这是优秀的团队要达到有效的沟通协

7、调至关重要的三个条件。  营造公平公正的氛围,创建公平公正的机制,保证团队成员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一种精神的形成必须以一种积极健康的机制来维系,使遵从团队精神共同行为规范的成员能过上好日子,能得到高的报酬。反之,如果善良的行为被压抑,受打击,高尚的行为注定会惨遭夭折。这些机制,既有利益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现实中,一些企业由于没有处理好团队成员间的公平问题而导致团队人性涣散,凝聚力锐减的事例不胜枚举。有的搞远近亲疏区别对待,培养亲信,扶植小圈子势力;有的有意制造矛盾,以便自己驾御。凡此等等,都是因为没有建立公平公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