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计划.doc

大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计划.doc

ID:58252601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12

大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计划.doc_第1页
大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计划.doc_第2页
大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计划.doc_第3页
大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计划.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大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计划.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学年第二学期专题计划——大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计划杨蕾大二班大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计划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用教育家的观点说,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受用不尽,像获得利息一样;要是有了坏习惯,就像一辈子有还不清的债务,总得为它付出代价。幼儿爱模仿,可塑性强,因此幼儿期是养成良好习惯最重要的时期,也是好习惯最容易形成的关键时期。可是,现在有些家长千方百计地培养孩子的外语、美术、音乐等多方面的能力,却很少注重培养孩子的习惯,幼儿的有些良好行为习惯得不到家庭的支持,幼儿偶尔的文明行为反而引起周围成人的讪笑或制止,使幼儿对园内

2、外不同行为要求感到无所适从。因此,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家庭与幼儿园的共同合作,幼儿园与家庭是一车两轮,必须同步调,同方向。从教育实践上可以看出,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上进行有效的家园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大班的幼儿,就要培养孩子守时、守纪、爱学好问,自我评价与调控等方面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使幼儿受益终生,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随着主题整合课程的推进,我们逐渐意识到:尊重幼儿需要,培养幼儿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幼儿主动发展。因此,本学期将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幼儿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一、首先,良好行为习惯的规则建立或评价主体已

3、经由老师变成幼儿。以前,老师对幼儿的统一要求比较多,老师制定的规则比较多,现在,我们逐渐让幼儿或师生共同简历规则,幼儿会积极地遵守。老师不再是一个规则的制定者、决策者,而是引导者。另外,老师的建设性评价往往会让幼儿产生被批评的感觉,从而产生不良的情绪。而同样的评价主体由同伴来说时,幼儿却有认同感。这说明评价主体会影响评价效果。所以在活动中,应该注意让幼儿作为评价的主体,老师作为鼓励者、引导者,制造宽松的气氛,让幼儿产生积极的态度。二、其次,以角色游戏为主,引导幼儿自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角色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健康特点的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最为幼儿所喜爱

4、。在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反复感知、体验、模仿角色的优良行为,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影响,从而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三、另外,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人文化、人性化。一些必要性的行为习惯,比如:良好的坐姿和睡姿、餐前便后要洗手、进餐时保持干净等,应该尊重幼儿个体差异从而进行督促,让幼儿努力做到,体现人性化。比如:以前吃饭要求统一饭量,现在改变成根据幼儿身体状况来决定幼儿的量等等。四、2012学年第二学期专题计划——大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计划杨蕾大二班再次,良好行为习惯的表现形式由语言指令化转化成隐性的环境和活动材料。教室的墙面、空间都蕴

5、含着教育价值,可以将良好行为习惯的规则体现在环境中。比如在地板上贴上标识符提醒幼儿该把什么东西放在什么地方。就像本学期我们玩具橱柜上贴的各类标记,幼儿会根据不同的标识摆放物品。另外,我们对各个区域根据幼儿的需要进行了合理的划分,这种方法避免了幼儿因为无事可干而吵闹,也可以避免老师过多的指挥和干预,让幼儿明白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相互不干扰,能有序地进行。五、发挥幼儿的自我教育、榜样教育及成人的言传身教作用:利用孩子们之间的交往让其互相感染、彼此教育,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省去了老师很多功夫。孩子们喜欢模仿,特别是他身边的同年龄段的同伴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影响;

6、而评价活动在确定正确是非观,树立身边榜样的同时,也使儿童学会了较为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全面地评价自我。比如评选“好习惯之星”、颁发小红花,命名“……宝宝”等等,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发挥孩子的个性特长。号召全体幼儿向其学习;而对于孩子不足的方面指明努力的方向,鼓励其不断进步。孩子们喜欢围着评比栏互相比较,从中找出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产生自律意识,自己要求进步。六、家园合作:曾经有一个家长说: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老师和家长就像土壤,而孩子就像种子。的确在我们的教育中,家庭和幼儿园担负着同等重要的责任。我们老师们要做的首先是转变自己的观念,然后去联合家长,统

7、一观念及行动,以实现我们最终共同的教育目的。幼儿在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中养成的习惯将使他们终身受益。因此,教育中的连续性、一致性是养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班级出现的问题,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培养目标和内容,科学的培育幼儿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大班中幼儿的换牙情况开始普遍,帮助幼儿缓解换牙焦虑,了解换牙、保护牙齿的知识,是大班阶段老师关注的行为习惯之一。同时,根据家长反映幼儿在家出现的行为习惯问题,老师要及时进行集体或个别教育,在家园目标一致的前提下,互相补充,相互理解,注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相得益彰,最大程度地促进孩子的发展。习惯要进行持

8、久的训练,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不要指望好习惯会在一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