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与元杂剧的女性形象比较

宋词与元杂剧的女性形象比较

ID:5825855

大小:2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25

宋词与元杂剧的女性形象比较_第1页
宋词与元杂剧的女性形象比较_第2页
资源描述:

《宋词与元杂剧的女性形象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宋词与元杂剧的女性形象比较女性的美素来风情万种,热情奔放,优雅浪漫,涓涓细流般温柔,春雨润物般善意柔情,亦或是海纳百川似的细腻宽厚。这种种风情难以言表,却始终牵动着历代文人的心,一遍遍地为女性撰写众生世相。试着翻阅宋词与元杂剧,不难发现这两者也记录下了许许多多不同的女性的身影。细细看来,宋词与元杂剧的女性形象都处于社会底层,或者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但难有独立的人格和充分的自由。这是与封建社会对女性的不尊重与畸形要求息息相关的。在另一方面宋词中的女性偏于柔弱,虽对现实有所不满,但仅限于内心的抱怨,很少有行动上的反抗;而元杂剧作者并没有将重点放在表现社会底层那些孱弱女子

2、的凄凄惨惨戚戚,而是更热衷于选择一些坚毅倔强、敢作敢为,能忍辱负重,甚至略带几分粗野泼辣的女性作为剧中的正面人物。从描写对象——下层妓女上来看,宋词与元杂剧都不约而同的将目光锁定在青楼女子的身上,并且着力于表现她们凄苦的生存状态。不同的是,宋词将笔墨更多地倾注在女子的面貌、服饰等外部形象,脂粉香泽,秾艳绮靡,刻意追求一种感官享受的美。宋初此风犹盛,晏殊、欧阳修、张先等乐于创作。张先以《减字木兰花》写舞姿:“垂螺近额。走上红烟初趁拍。只恐轻声。拟倩游丝惹往伊。”以《庆春泽》写善歌者:“冰齿映轻唇,蕊红新放。声宛转,拟随烟香悠扬。对暮林静,寥寥振清响。”他还善于用形象化

3、的语言传递出琵琶、胡琴等美妙动人的音乐,如“三十六弦蝉闹,小弦蜂作团。”“啄木细声迟,黄蜂花上飞。”。等到发展到柳永,出入于秦楼楚馆、歌台舞榭,为歌妓们写心,才为歌妓表达了追求爱情、婚姻和人身自由的良好愿望。他以平等的身份和相知的态度对待歌妓,认为她们“心性温柔、品流详雅,不称在风流”;欣赏她们“丰肌清骨,容态尽天真”的天然风韵;赞美她们“自小能歌舞”、“唱出新声群艳服”的高超技艺;关心同情她们的不幸和痛苦:“一生赢得是凄凉。追前事,暗伤心。”也常常替她们表白独立自尊的人格和脱离娼籍的愿望:“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元杂剧

4、中的青楼女子则泼辣豪爽、世事老练又富于心计,虽身处烟花之地,却仍保持真性情。关汉卿巨作《救风尘》中的赵盼儿就是一位机智过人、老练成熟且富有义气的风尘女子。虽然好友宋引章不听自己的劝告,执意嫁与道貌岸然的周舍。可在她遭遇困难时赵盼儿还是挺身而出,并聪明地抓住花花公子周舍的弱点,懂得用以“风月”还“风月”这一招来还击他。从赵盼儿搭救宋引章这一出戏来看,可看出赵盼儿不仅侠骨柔情,而且做事极为小心谨慎,细致周密,颇有侠骨气息。她已经认识到女性,尤其是沦落红尘的女性,是得不到社会的认同的,她必须靠自己的能力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从描写对象——闺中少女少妇来看,宋词的女性多是表达

5、闺怨之情,婚恋失败的痛苦、思念夫婿的愁绪占据了宋词女性情感的半壁江山。如柳永的《满江红》,以女主人公自叙的口吻,诉说了失恋的痛苦和难以割舍的思念。《慢卷绸》也同样诉说了女主人公与情人分别后的追悔和对欢乐往事的追忆。晏几道的《思远人》也是一首著名的思妇词,“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明知写了信无人代为传递,仍然要写,有悖常理,恰恰凸现了女主人公拳拳爱心的执着。易安居士的相思曲更是如此,“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失去了丈夫,李清照深切地感受到人间的孤独和人生乏味,往日的

6、一切都失去了意义和亮色。刻骨相思,离愁别恨,是宋词人最喜吟咏的主题。封建社会中,在家长制的淫威下,怀春少女独处闺阁,行动不得自由,婚姻大事全掌握在父母手中,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少妇的丈夫为生活所迫,或经商,或从军,出游在外,长期不归,她们独守空房,默默忍受着一个个孤独寂寞的漫漫长夜。这些形象都有着普遍的社会意义。而就元杂剧来说他创作中的妇女形象虽然仍屈从于当时社会对妇女的要求和压迫,但具有一定反抗精神。以《窦娥冤》为例,窦娥是一个完全符合当时社会对一个女子要求的“好女人”,她忠孝节义,是一个孝女节妇的典型,但也正因为这她未免婆婆皮肉之苦,自己甘愿蒙受不白之冤

7、,但当她被押解入刑场时,悲愤的唱词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妄做天”这是对暗无天日的社会制度的批判和怀疑,对不公命运的反抗和斗争。再以王实甫的《西厢记》为例,它是以长期流行故事的基础上创作的,更能体现当时妇女和社会某些声音对传统妇女形象的一些质疑,也反映了社会对情感解放的要求。剧作家将风情万种的品行赋予本应端庄贤淑的相国小姐,也给了她形象的多面性和丰富性。她对自由恋爱有一种本能的渴望,希望被爱和去爱,内心而言她对张生是非常主动、大胆,敢于突破禁区,但作为名门闺秀,她又要顾及自己的身份,故而心口不一,优柔寡断,言行不一。此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