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m2后盘式制动器方案

zm2后盘式制动器方案

ID:5828293

大小:1.31 M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25

zm2后盘式制动器方案_第1页
zm2后盘式制动器方案_第2页
zm2后盘式制动器方案_第3页
zm2后盘式制动器方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zm2后盘式制动器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后盘式制动器方案一、方案来源根据公司规划,ZM2高配版本将采用ESP系统,ESP要求制动系统采用四轮碟刹,所以需要将后制动器更换为盘式制动器。二、理论分析及计算ZM2采用与丘比特相同的后盘式制动器,其参数为:表1后制动器参数后轮缸直径(mm)34后盘有效制动半径(mm)102.1后制动器效能因数0.7单片摩擦片面积(cm2)20经计算,采用该盘式制动器,制动系统性能满足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具体计算过程如下:三、方案分析1、相关零部件状态分析图1后鼓式制动器进油口周边空间图2制动软管接进油孔处尺寸由图1可以看出,

2、ZM2鼓式制动器进油管使用软管+硬管的组合形式,增加了装配的复杂程度。通过图1、图2对比可以发现,鼓式制动器进油管如果使用软管,则软管与排气螺钉之间距离过近,在软管跳动过程中,可能会造成软管与排气螺钉的干涉,所以鼓式制动器进油管使用了软管+硬管组合形式。而盘式制动器进油孔位置与排气孔位置分开,软管有充足的跳动空间。所以,盘式制动器中进油管采用制动软管。左后鼓式制动器左后盘式制动器图3左后鼓、盘式制动器对比图右后鼓式制动器右后盘式制动器图4右后鼓、盘式制动器对比图从图3、图4可以看出,左后盘式制动器与左后鼓式制

3、动器相比:进油口位置、手制动拉线安装位置有所改变;右后盘式制动器与右后鼓式制动器相比:进油口位置、手制动拉线安装位置、轮速传感器安装孔位置有所改变。所以,当用后盘式制动器代替后鼓式制动器时,左、右后进油管;左、右手制动拉线;右轮速传感器线束需重新设计。重新设计进油管、制动拉线、轮速传感器线束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其与车身、后桥以及周边零部件的关系,并对可能造成的相关零部件状态改变进行分析及改进。2、周边空间距离分析1)与车轮距离分析图5后盘式制动器与15寸铝车轮距离图6后盘式制动器与15寸钢车轮距离从图5、图6可

4、以看出,后制动器采用盘式制动器后与钢车轮、铝车轮的间隙均≥5mm(Q/HMD3086-2009),空间距离满足要求。2)与后桥距离分析图7后盘式制动器与后桥距离从图7可以看出,后盘式制动器与后桥最小距离为7.788mm。该位置后盘式制动器与后桥无相对运动,空间距离满足要求。3)与减震器距离分析图8后盘式制动器与减震器距离从图8可以看出,后盘式制动器与减震器最小距离为27.015。后桥为半独立悬架,两者之间相对运动较小,空间距离满足要求。四总结ZM2后制动器采用盘式制动器,其制动性能可以满足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其

5、与周边零部件的空间距离符合要求,不会造成干涉;由于其结构与鼓式制动器有一定的差异,部分零部件需重新设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