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引导.pdf

对小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引导.pdf

ID:58302448

大小:174.46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12

对小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引导.pdf_第1页
对小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引导.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对小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引导.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教学研究数学教学对小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引导◎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第二实验小学苏锦彬摘要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认知基础,采用“讲仿结合~制造冲突~以做引究~引导反思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关键词引导;自主性;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或花费较长时间,无法有效地在课堂40分钟内完成学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习任务。对于这样的知识或方法,我们可以采用先教后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

2、师要发挥主仿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例如,在第一次教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学笔算除法时,学生对于笔试除法的格式是陌生的,教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师可以结合口算的算理或“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将笔算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除法的操作过程规范地呈现给学生,然后让学生照此样活动经验。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如何发挥主导作子进行推理计算,通过多次的模仿式推理操作,学生基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本就能掌握笔试除法的技能技巧。又如,

3、在学生第一次一接触到用线段图来分析有关分数实际问题数量关系时,、讲仿结合“讲”是指教师的讲解和传授,“仿”是指学生按照教学生对于如何画图是比较生疏的,教师可以先结合题意师讲解和传授的方法进行模仿学习。模仿学习是人类最进行示范,然后让学生结合其他题意进行模仿操作,在基本的学习方式。通过模仿,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反馈时教师辅以必要的点评,通过几次的模仿操作学生地接受人类的认识成果,缩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就能基本领会画图分析的基本技能技巧,并在今后学习模枋是基于认知基础上自我仿造的过程,而不是毫无自

4、中融会贯通。我意识的生搬硬套的过程,这样的模仿才具有自主学习二、制造冲突的意义。例如某些知识或学习方法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在学习新的到,⋯开始就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学生可能无从下手知识前都有先前的认知基础和经验,当新的认知与原有师可通过综合性的数学教学,将数学思想方法深入化、算出正确答案。这样集中引导学生练习与转化思想紧密显性化、明了化地渗透。例如,在转化思想方法的教学相关的题目,一方面能促使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有更深中,可以组织学生课后做以下练习:1.将一个长为8era

5、,程度的掌握,更为重要的是,对转化思想有更切身的领宽为5cm的长方形,按照下图1的样子进行对折,得到悟,在后续学习中应用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的阴影部分三角形的周长之和为多少?数学是在不断地模式化、概括和抽象过程中变得丰A富和有趣的,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融入数学思想方法是非常有意义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教学,一方面能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增加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能促使学生从小形成敢于分析、总结、创新的数学习惯和思想方图1法。将植入儿童心灵的数学思想火花点燃,照亮学生学学生面对题1,不可能直接算出来两个三角形

6、的周习数学更长的路。长和,只能通过转化的方法,利用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计(责任编辑:陈志华)。福建鼍础敖嗜碍究数学教学教学研究■的认知发生冲突时就会产生新旧思维的冲撞,进而打破形容器,进行再操作、再探究,验证符出:V=1/3Sh。以上原来的认知平衡,破解原有的认知结构,适应新的认知操作探究过程,引发学生三次探究活动,突破了本节课需要,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依此原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的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做”中明白了圆锥体积是等底等用就是依据大多数学生认知基础,制造、创设矛盾的情高圆柱体积的1/3。再如,在教

7、学“三角形三条边之问的境,引发学生思维冲突,让学生在新旧思维的碰撞中破关系”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分给每组一根吸管,让学生讨解矛盾冲突,在同化和顺应中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例如,论后剪成三段拼成一个三角形,再展示学生各种操作结在“分数除法”第一课时“分数除以整数”教学中,教师先果,引导学生观察并质疑:同样的一根吸管剪成三段,为让学生自主计算“把一张纸的6/7平均分成2份,每份什么有的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有的却不能拼成一个三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把一张纸的6/7平均分成3角形?这样就会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将学

8、生的操作从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很多学生就会结合先前“无意识”引向“有意识”,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学习“分数乘以整数”的认知经验,想到用“6+2/7”和四、引导反思“6+3/7”方法来计算。通过画图操作证明这种计算方法世界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数学思是正确的。此时,教师提出:“把一张纸的6/7平均分成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没有反思,学生的理解水平不4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学生在计算中就会产可能从一个水平升华到更高的水平。‘初步形成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