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论文.pdf

试论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论文.pdf

ID:58307969

大小:169.36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22

试论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论文.pdf_第1页
试论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论文.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试论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研究2014-05试论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文/王翔摘要: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是当代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从终身体育意识的概念、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必要性及培养对策等三方面问题展开论述,提出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几个途径:从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入手;从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入手;从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入手;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入手。关键词:大学体育;终身体育;体育意识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是大学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之一。《全国普运动的兴趣而言,可分为很多种:(1)运动本身有意思,可直接引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要求,学生能够“积

2、极参与起学生的兴趣;(2)由运动的目的和任务间接引发的兴趣;(3)在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体育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短暂性的兴趣,活动结束后可能这种兴趣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就会消失;(4)在参与了有些活动后,这种兴趣一直延续,甚至成赏能力”。为学生对这一运动项目的长期兴趣。要落实这一要求,我们应该先明确终身体育意识的概念,并要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间接兴趣与直接兴趣、短暂兴趣与长思考和探究如何去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问题。期兴趣之间密切相关,甚至可以相互转化。因而,在教学中要

3、将这一、我对“终身体育意识”的理解些兴趣有机结合,互相影响,最大限度地使学生保持对体育运动1.要理解“终身”,即大学期间及今后一生都要有进行体育锻的兴趣,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点效率。炼的意识、能力和习惯比如,学生对于800米跑的兴趣不大,因为项目本身比较枯2.终身体育的意识包括健康的意识、体育基础知识、体育基本燥乏味,对学生没有直接的兴趣诱导。但因为它是耐力素质项目技能等三方面内容之一,每个学生都必须达标。从项目的任务要求方面考虑,学生对(1)健康意识800米跑的兴趣是间接的兴趣。我们体育教师在组织和指导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病,而是身心的健康

4、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的体育活动时,应将学生间接的兴趣与直接兴趣有机结合,尽可性。能够积极参加各类体育活动,明确适合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能地挖掘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内在乐趣。在讲解要点、动作示范和的体育活动项目,最终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组织教学时,要想办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参与运动的(2)体育基础知识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勇敢展示自己的运动技能,感受活动涉及人体发展规律及基本的生理卫生常识、体育锻炼常识、体前后自己对运动项目的认识,比较自己身体方面是否得到增强等育人文知识等。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会逐渐增强和保持。

5、(3)体育基本技能2.从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人手学生在熟知多种基本运动技能之后,选择两种以上适合自己很多学生在上大学期间能够坚持晨练,对体育课也颇有好感,的安全的体育活动方法,以保证体育锻炼的科学性。但是大学一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却不能坚持锻炼了,为什么培二、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必要性训了几年的大学体育技能,一出校门便被冷落而无人问津了呢?我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是学校体育教育思想发展的要个人认为,对于各类运动项目,大学生几乎都学都会,但基本上是求,也是当代大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这里我着重说说第二个要都不精,许多学生没能形成自己的运

6、动爱好和专长,也没能稳固求。大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包括两个方面:地形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这其中的原因大概有两点:(1)学生1.大学生自身的主观需求所学的体育运动项目的内容繁多却不实用;(2)体育教学中忽视到了大学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已基本形成,并趋于稳了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毛泽东定,在对体育活动的认识与选择中,更多追求自身的个性化。因而同志曾提出这样的观点:“应诸方之用者其法宜多,锻一己之身者大学体育的教育目标应引导学生从自身个性化的体育需求逐渐其法宜少。”看来不无道理。向终身体育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大

7、学体育教学中,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2.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有选择、有重点地学习两三项运动项目,并在大学的几年时间内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健康逐渐培养成自己的专长。在自己的专长运动中,学生会体验到愉的体魄应为首选。健壮的体格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而,进悦感、幸福感和成功感,从而强化终身锻炼身体的意识和良好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只有坚持体育锻炼才能确保身体的健康。习惯。三、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几个途径3从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人手l从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人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规定

8、,体育课程研究学生的运动兴趣,先要明白运动兴趣其实是一个人积极中每学期要包含10%的理论内容,以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体地探究或参与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因而它具有强烈的目的性。育知识。在体育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