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最优配置初探-论文.pdf

资源最优配置初探-论文.pdf

ID:58308083

大小:142.77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23

资源最优配置初探-论文.pdf_第1页
资源最优配置初探-论文.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资源最优配置初探-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经济纵横》1995年第10期AB资源配置指的图1资源探优初最配置是对经济资源在各种可能的生产用途价,之间作出选择以`钢铁(万:。获得最佳效率的过~丫一二一节一碱卜.,程任何社会都面例如某经济单位只生产玉米和钢铁其生产、.临着生产什么如可能性曲线如图1所示其中横轴表示钢铁的生..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产数量纵轴表示玉米的生产数量曲线上的各点这三大基本经济问为这个经济单位的全部资源都投入使用后所可能,.题而社会的经济达到的两种产品产量的不同组合如果这个经济,,资源是稀缺的投单位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进行生产我们都可以。入到某

2、种产品的资说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源的增加会导致投G点在曲线以内要在这一点上进行生产是。玖吴高入到其它产品生产做得到的但G点的生产并没有充分使用其全部,,的该种资源的减资源有一部分资源处于闲置状态如劳动者失、。,。,厂房闲置等这个经济单位在少因此人们被迫业这种情况说明。在各种可以相互替资源配置方面有间题连周久,。代的资源配置方式F点处于曲线之外是不可能达到的在需求,,和欲望的驱动之下人们当然想在选择较优的一种F点上生产出以达到社会最高,效更多的玉米和钢铁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满足这种、需求和欲望,然而由于这个经济单位受到

3、资源数率和消费者企业。。量的限制而可能超出曲线进行生产及社会利益的最大满足资源的最优配置是指资从这个意义,。.上说F源必须用于生产消费者最需要的产品组合资源点正好说明资源的稀缺性。,必须分配给生产效益最高的使用者在社会主义在曲线的A点意味着它只生产一种产品玉,,,;E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资源配置的目的是要寻找米而不生产钢铁点说明只生产钢铁而不生,,、.产玉米随着曲线从出充分有效和合理地使用稀缺资源的方法A点向E点逐渐转移意味、。一资源配置的充分性指的是要将所有的资着它从原来只生产一种产品(玉米)转而生产两种,、、,

4、产品;源都派上用场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力(玉米和钢铁)也就意味着要从原来用于生。,。,产玉米的资源中抽出一部分用以生产钢铁否则将是资源的最大浪费在什么情况下资源才这样?,。能视为被充分利用呢下面我们以现代经济学中钢铁的生产增加了但玉米的生产减少了这就是。“”。资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对其进行阐释源非此即彼的择一性使用的结果由此钢铁的,为了从本质上去说明间题我们做如下几点生产成本是用所减少的玉米的生产数量去加以看:。“”.假设待的这就是所谓机会成本的概念但由于一①一个经济单位生产产品和劳务所使用的资个经济单位中生产要素

5、(即资源)是不同质的,.—源其数量在一个特定的时点上是给定的各种资同一种生产要素中的不同部分在用以生产不同产,,源的投向可以改变但这种改变具有非此即彼的品时会表现出不同的效率进而导致具体的生产。,要素之间缺乏一种良好的代替性如每新择一性增加一,②一个经济单位在一个特定的时点上生产产个单位的钢铁生产所减少的玉米的生产数量是;.,品和劳务使用的技术水平一定不同的从而呈现机会成本递增的现象这正是生、。③这个经济单位将其所有资源(如劳动力土产可能性曲线向原点凹的缘故、。、、。二地厂房设备等)都投入使用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资源

6、的利用伴随着成。,,本和收益资源有价资源使用必须有偿亦即是一57一,,.必须支付使用资源的成本资源是生产要素用以最大组合②无差异曲线对某消费者产生相.—.生产产品和劳务则会带来收益要评价使用的效同效用的各种物品数量的组合③消费者均衡,率就必须将渔用资源所支出的成本和使用资源消费者如何支配他的既定收入才能使他得到.—所带来的收益进行比较现代经济学中的边际分,的效用最大④边际效用在某一特定的期间。,—析法恰好用来判断资源的使用效率内消费者由于消费数量的变化与所引起的总效,,新增加一个单位的资源使用其支出的成本用量变化

7、的比率一般地说达到消费者均衡的条:(MC);称之为边际成本而增加一个单位的资源使件为,.(MR).用其增加的收益则称之为边际收益下①消费者花完了他的全部货币收入,面我们用图2的供给曲线来将边际成本与边际收②消费者在各种物品和劳务的消费中所支。益进行比较出的最后一单位货币所获得的边际效用是相等。边际成本曲浅(MC)与边际收益曲线的。:(MR)交于D点此时生产产品和劳务的数量为把上述条件用数学公式表示l.::,Q无非有以下三种情况①当QMC)当然好l但总收二x,,M

8、U.Q>Q丛卫i益尚有扩展的余地②当时边际收益小xPPi,,,Q二Q于边际成本(MRRC或Y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