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和处理-论文.pdf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和处理-论文.pdf

ID:58308186

大小:121.84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5-23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和处理-论文.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和处理-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药物与人2o14年10月第10期第27卷总第322期M。di。&p。plOctob2014v。1。27NO.10397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和处理金今福(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吉林延边133OOO)摘要: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主要途径之一,静脉输液外渗也是-临床常见的护理问题。当药物外渗轻者导致局部组织疼痛,红,肿胀,重者导致组织溃疡,坏死,甚至造成残疾,引发医疗护理纠纷。因此,及时观察,是预防,早发现,早处置,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图分类号1R47【文献标识码Ig【文章编号11002—3763(2o14)100397

2、一o11,药物外渗的原因。物过高是主要原因。血管选择不当,如静脉推注选择了细小的血管;前臂掌侧下端,11药物因素:主要是药物浓度过高和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包括药物的酸碱足背表浅细小静脉等,由于血管壁薄,对压力的耐受性差,推药液时压力稍增大药液度,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引起渗透性损伤的常见药物有即渗出血管外。另外穿刺不成功后,反复使用同一条血管穿刺易导致药液由未愈合血管收缩药,如去甲腺上腺素,多巴胺,阿拉明;阳离子溶液,如氯化钙,葡萄糖注射的针眼外渗出。液。20甘露醇;抗肿瘤药,如5氟尿

3、嘧啶,阿霉素,甲氨蝶呤,长春新碱等。药物2药物外渗的处理浓度过高是一起药物外渗的主要原因。2.i小范围外渗。:(1)外渗的药液对组织刺激性小,容易吸收的,可以用热敷,或1.2机械因素:机械损伤多为穿刺技术不熟练,一次给药多次穿刺破坏了血管的用95酒精持续湿敷,50硫酸镁湿敷,肿胀很快就会消退(2)输入的药液为血管活完整性,择血管不当,特别是患儿易动及针头固定不牢,拔针后按压针眼部位不准确,性药,局部肿胀虽不明显,但发红,苍白,疼痛明显的,必须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局部可时间短;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另外有的患者

4、长期输液,组织缺血缺氧致血管通透性用95酒精持续湿敷,红肿也会很快消失。增加,特别是在肢端末梢循环不良部位如手背,足背,内踝外穿刺导致药物外渗的几2.2大范围外渗:一般在药物外渗的48小时内,应抬高受累部位,以促进局部外率均较高。渗药物的吸收用5o硫酸镁或95酒精持续湿敷,局部封闭,亦可用相对应的药1.3机体自身因素:因输液注射部位血管弯曲,血管充盈度差,患者不合作,尤其物相拮抗,如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外渗可以用酚妥拉明,硝酸甘油,地塞是患儿头皮静脉较浅,易滑动,不易掌握深浅度。由于头皮静脉呈网

5、状分布,血流可米松,钙剂可用5O硫酸镁,山莨菪碱(654—2)湿敷,也可以马铃薯,生姜外敷。以通过侧支回流于颈内静脉和颈外静脉至心脏,因此顺行和逆行进针不影响静脉回2.3化疗药物外渗:化疗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停止滴人,用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加以流。药物外渗后刺激局部组织发生急性炎症改变,微循环改变,血管通透性增高,血稀释,并局部冷敷,以防止局部肿胀,肿痛,坏死。浆成分渗出,血细胞粘附侵润,细胞受损变质。长期静脉给药使静脉内膜发生损害,2.4药物外渗因起局部水泡:水泡小为破溃的尽量不要刺破,可用碘伏外涂;水导致通透

6、性增加,药物浓度过高和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是引起药物外渗的原因,而药泡大的,碘伏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水泡里的渗出液,再用碘伏外涂。妊娠高血压患者焦虑心理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黄玮(福州市晋安区医院妇产科福建福州35oooo)摘要:为了初步评价护理干预配合心理干预对减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焦虑状态的有效性。对20¨年1月一2012年1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55例,根据SPSS11.0软件随机分为试验组(n一23)和对照组(n一22)。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产前护理

7、心理干预。干预两周后采用焦虑白评量表(SAS)评价疗效。对两组患者干预一周后SAS量表评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O.20),干预两周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干预后评分低于干预前可以认定护理干预结合认知干预和心理支持对于减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焦虑状态有积极的效果,可以进行推广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焦虑状态;护理;随机对照【中图分类号JR271.41【文献标识码IB【文章编号11002—3763(2014)10—0397—01妊娠高m压综合征(Pregnancy—lnducedhyp

8、ertension,PIH)简称妊高征,是孕产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PO.O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妇围产期常见和重要的并发症。其主要特征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多发于妊娠2研究结果分析中晚期。本病严重影响了母婴的健康,亦常给孕产妇带来心理上的焦虑不适感。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1资料与方法意义(P一0.74),干预一疗程后SAS评分差异尚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