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银溶解平衡的实验探究.pdf

氯化银溶解平衡的实验探究.pdf

ID:58309215

大小:485.57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23

氯化银溶解平衡的实验探究.pdf_第1页
氯化银溶解平衡的实验探究.pdf_第2页
氯化银溶解平衡的实验探究.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氯化银溶解平衡的实验探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动和读书征文比赛,及全校性的“让阅读成为习本素质的提高,成为新课改的实践场所。惯”读书月活动,开展各种读书推荐会、报告会、参考文献专家讲座、作品展览、文章评比等等。学生每参与一项图书馆专业活动,都会记录在全校性的选修1周志虹,图情教育: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图书馆活动课程的实践与思考.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6(1)课活动《学分卡》里,每学期最高可计4学分。这2倪慧.图情教育中素质教育新探.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1999样一来,学生既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参(2)与各项活动,以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同时又可

2、获3王鸿飞.论中学图书馆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定位与作用.中小学得学业学分,激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图书馆已图书情报世界,2008(11)经成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4黄涛.国外大学生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分析.新世纪图书实践证明,图情教育从素质教育的全新视角馆,2012(3)(收稿日期:2014~1-21)挖掘出其学科的规律性、特殊性,真正实现学生基c。E\l氯化银溶解平衡的实验探究口郑晓红单佳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100071北京市铁路第二中学100045摘要以氯化银为素材,利用两种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发生的离子反

3、应以及原电池原理等方法和措施,多角度探究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状况、溶解平衡的存在和移动。关键词氯化银溶解平衡实验探究离子反应原电池原理人教版教材《化学反应原理》中,有关“难溶1实验探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主要研究的是难溶电解质(1)实验设计思路(以AgC1为例)在水中溶解平衡的建立和应用。AgC1(白色,Ksp:1.8×10。)与ZnS(白色,有关溶解平衡概念的建立在教材中缺乏相应的实Ksp=2.5×10)在水中可发生离子反应,生成验素材,只有一些解释提供给学生去思考、领悟。易观察的Ag:S(黑色,Ksp=6.3×

4、10。)和能检教材中的有关实验内容都安排在溶解平衡的应用测的zn“、cl一(测液体导电率的变化),足以证实部分。AgC1是学生熟知的难溶电解质,但以它为难溶电解质在水中“有极少量的溶解”。素材的相关实验探究方案却比较少见¨。为了原电池原理是学生的已有知识。利用原电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沉淀溶解平衡概念,促使他们原理探究水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浓度,是电化学分牢固建立其中涉及的微粒观、动态平衡观等化学析的常用方法。将此方法运用于沉淀溶解平衡的核心观念,设计科学、有效且简便易行的实验探究实验探究,能有效地将抽象的微观事实通过实验方

5、案非常必要。数据客观真实地表达出来,同时也是应用化学原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可表现为:有极少量的溶理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有益尝试。解,存在溶解平衡,条件改变时平衡移动。笔者设选用铂电极与铁电极组成微小原电池的两计的实验方案主要围绕以上三个方面展开探究。极,选用不参与电极反应的电解质溶液(例如利用两种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发生的离子反应,可Na:sO溶液),利用原电池电压的变化来检测溶佐证难溶电解质在水中“有极少量的溶解”;利用液中极少量Ag浓度的变化情况,可证实AgC1在原电池原理可佐证AgC1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水中“存在溶解

6、平衡,条件改变时平衡移动”。条件改变时平衡移动”。该电池反应为:Fe+2Ag=Fe“+2Ag·30‘EducationalEquipmentAndExperimentVo1.30,No.62014,渐升高,表明两种难溶电解质的溶解都发生了正制的AgC1。向移动,并相互促进。ZnS在潮湿空气中或水中会缓慢转化为说明:对于实验1也可采用电导率传感器来ZnSO。所以当少量ZnS投入纯水中时,液体的完成,结果很清晰明了。考虑到课堂上教师使用导电率会略有升高,但很快就稳定下来。灵敏电流表更方便、更常用,且实验效果好,所以在实验

7、2中,选择饱和NasO溶液为电解质本文只记录了灵敏电流表的方法。溶液及稀释液的目的:一是维持体系电导率值的(2)AgC1溶解平衡及移动(记作实验2)稳定,避免对电池电压产生干扰;二是防止加入少采集到的电池电压数据如图3所示。在饱和量KC1固体后体系电导率值波动过大。NaSO溶液中投入AgC1时,电池电压增加,然后(2)电导电极、直流电源的选择逐渐趋于稳定;在烧杯中添加饱和Na:SO溶液稀在实验1中,若要使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释悬浊液后,电压有轻微下降但很快又恢复到之较大幅度的偏转,可将电导电极更换成表面积较前水平且再

8、次稳定;再加入约1gKC1固体,电压大的两支碳棒(需注意测量时保持碳棒之间的距迅速降低,然后再趋于另一稳定值。离不变、浸入液体的深度不变),或增大电源电压(例如采用12V直流稳压电源)。(3)电池电压数据的分析在图3的实验数据图中,未加入AgC1时产生的微小电压主要由电解质溶液中的溶解氧与铁电极之间形成。稀释AgC1的悬浊液时电压只有轻微波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