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压容器设计课件

内压容器设计课件

ID:5831559

大小:1.46 MB

页数:75页

时间:2017-12-14

内压容器设计课件_第1页
内压容器设计课件_第2页
内压容器设计课件_第3页
内压容器设计课件_第4页
内压容器设计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压容器设计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内压薄壁圆筒 与封头的强度设计4.1强度设计的基本知识4.1.1关于弹性失效的设计准则容器上一处的最大应力达到材料在设计温度下的屈服点,该容器即告破坏。强度安全条件:14.1.2强度理论及其相应的强度条件由薄膜理论,圆筒壁内应力为经向应力、环向应力、法向应力(被认为是0)。则三项主应力为:2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为:因此圆筒强度条件为:34.2内压薄壁圆筒壳与球壳的强度设计4.2.1强度计算公式依据第三强度理论,强度公式为:参数变换:1.将中径换算为圆筒内径,D=Di+S;2.压力换为计算压力Pc;3.考虑到焊缝处因气孔、夹渣等缺陷以及

2、热影响区晶粒粗大等造成的强度削弱,引进焊缝系数f(≤1);4.材料的许用应力与设计温度有关。4内压圆筒强度计算公式:再考虑腐蚀裕量C2,于是得到圆筒的设计壁厚为:计算壁厚公式:5在公式(4-2)基础上,考虑到钢板的负偏差C1(钢板在轧制时产生了偏差)——名义壁厚公式:再根据钢板标准规格向上圆整。——最终名义厚度。这是写在图纸上的钢板厚度!6式中Se——有效壁厚,Se=圆整后的壁厚(Sn)-C1-C2。强度校核公式:1)在工作压力及温度下,现有容器强度够否?2)现有容器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如何?7球形容器强度计算公式?由薄膜理论:由第三强度理论,

3、强度条件:则导出壁厚计算公式:894.2.2.设计参数的确定1.压力——表压10工作压力pw---正常工作情况下,容器顶部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由工艺计算确定:化学反应所要求的;传递过程所必需的;由液化气体的饱和蒸汽压所决定的。11设计压力p:设定的容器顶部的最高压力---设计载荷。取值方法:(1)容器上装有安全阀取不低于安全阀开启压力:p≤(1.05~1.1)pw系数取决于弹簧起跳压力。看看安全阀的工作情况12(2)容器内有爆炸性介质,安装有防爆膜时:取设计压力为爆破片设计爆破压力加制造范围上限。P89表-3,表4-4。防爆膜装置示意图看看爆

4、破片的工作情况13(3)无安全泄放装置——取p=(1.0~1.1)pw。(4)盛装液化气容器——设计压力应根据工作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高金属温度确定。(地面安装的容器按不低于最高饱和蒸汽压考虑,如40℃,50℃,60℃时的气体压力)。注意:要考虑实际工作环境,如放置地区,保温,遮阳,喷水等。例如:液氨储罐。金属壁温最高工作为50℃,氨的饱和蒸汽压为2.07MPa。1.容器的设计压力?2.若容器安放有安全阀,设计压力?14(5)外压容器——取p≥正常操作下可能产生的最大压差。注意:“正常操作”——含空料,真空检漏,稳定生产,中间停车等情况。(6)

5、真空容器—※不设安全阀时,取0.1MPa;※设有安全阀时取Min(1.25×△p,0.1MPa)。15釜壁可能承受压力情况:※釜内空料,夹套内充蒸汽-----外压0.2MPa;※釜内真空,夹套内充蒸汽-----外压0.3MPa;※釜内0.3MPa,夹套内0.2MPa----内压0.1MPa;※釜内0.3MPa,夹套内空料—--内压0.3MPa;釜壁承受的最大压差:内压0.3MPa或外压0.3MPa.(7)带夹套容器——取正常操作时可能出现的最大内外压差。例如带夹套的反应釜:夹套内蒸汽压力为0.2MPa,釜内开始抽真空,然后釜内升压至0.3MP

6、a。该釜壁承受压力如何?16计算压力pc---在相应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元件厚度的压力,其中包括液柱静压力。当元件所承受的液柱静压力小于5%设计压力时,可忽略不计。即计算压力=设计压力+液柱静压力(≥5%P时计入)可见,计算压力≥设计压力≥工作压力=容器顶部表压例:一立式容器,工作压力0.5MPa,液体深10m,重度为10,000N/m3。pw=0.5MPa,p=0.5MPapc=0.5+(10×10,000)/1,000,000=0.6MPa172.设计温度——指容器在正常工作情况下,设定的元件的金属温度(沿元件金属截面的温度平均值)。※设

7、计温度在容器设计中的作用:①选择材料;②确定许用应力。※确定设计温度的方法:(1)对类似设备实测;(2)传热计算;(3)参照书P90表4-5。例如:不被加热或冷却的器壁,且壁外有保温,取介质温度;用水蒸气、热水或其它液体加热或冷却的器壁,取热介质的温度;等等。183.许用应力和安全系数定义式:(1)许用应力〔s〕的确定:※工作温度为中温,取※工作温度为常温(<200℃)取19※工作温度为高温,取式中sntsDt----设计温度下材料的蠕变强度和持久强度。nn,nD----蠕变强度和持久强度的安全系数。20(2)安全系数及其确定:影响安全系数的

8、因素:①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受力分析的精度;②材料质量和制造的技术水平;③容器的工作条件及其在生产中的重要性和危险性。安全系数材料nbnsnDnn碳素钢、低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