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导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pdf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导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pdf

ID:58318615

大小:192.73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11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导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pdf_第1页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导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导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名校名师推荐⋯⋯⋯⋯⋯⋯⋯⋯⋯⋯⋯⋯⋯⋯⋯⋯⋯⋯⋯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思路一、学习目标:学生纠错1.记住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分别培植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和粟。2.说出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住房的不同特点,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原始的农耕生活有重要影响;学会观察历史文物、图片,搜集历史信息。3.认识原始农耕生活的巨大成就,体会人类征服自然的艰辛。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学习难点:私有财产、贫富分化和阶级的出现。三、学法指导:1.观察法

2、:仔细观察、分析本课中的历史文物、遗物、示意图等。2.用表格归纳法、比较法学习原始农耕文化的特点。3.史料学习法:借助史料、传说来了解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活动探究部分。四、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我国境内较早进入农耕时代的原始居民有哪些呢?阅读课文后,完成下表。农耕居民生活年代生活地区所属大河生产工具主要农耕(距今)流域成就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大汶口原始居民2.“有的墓随葬品多达百余件,有的墓却一无所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始人类是()A.山顶洞人B.河姆渡人C.半坡

3、人D.大汶口人(二)合作探究1.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图1图2(1)图1、图2分别是哪个原始居民的房子?房子的样式分别叫什么?(2)两种房屋样式和结构是不同的,试从地理环境和气候方面简单探究一下原因。1⋯⋯⋯⋯⋯⋯⋯⋯⋯⋯⋯⋯⋯⋯⋯⋯⋯⋯⋯⋯⋯⋯⋯名校名师推荐⋯⋯⋯⋯⋯⋯⋯⋯⋯⋯⋯⋯⋯⋯⋯⋯⋯⋯⋯(3)假如我们穿过时光隧道,到图2的房子中做客,主人会用什么招待我们呢?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而作。神而化之,

4、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白虎通》材料二“炎帝时有丹鹤衔九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拾遗记》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神农教民农作的原因是什么?(2)两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原始农业的产生,大致相当于我国哪两个远古居民生活的时代?(3)他们使用什么工具耕地?“九穗禾”中“其坠地者”可能是哪些农作物?(三)达标检测1.历史是向前发展的。河姆渡居民比山顶洞人在很多方面要进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前者会磨光技术,后者不会B.前者有较稳定的食物来源,后者没有C.前者会制作衣服,后

5、者不会D.前者按血缘关系结成氏族,后者没有2.老师在介绍某处原始文化遗址时出示了这几幅图片,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黄河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3.下列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的是()A.北京人B.半坡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4.列举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的贡献。五、盘点提升: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