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斌水闸设计实训说明书

李志斌水闸设计实训说明书

ID:5836317

大小:499.13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7-12-25

李志斌水闸设计实训说明书_第1页
李志斌水闸设计实训说明书_第2页
李志斌水闸设计实训说明书_第3页
李志斌水闸设计实训说明书_第4页
李志斌水闸设计实训说明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志斌水闸设计实训说明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闸实训设计班级:11工管1班学号:110311117学生姓名:李志斌指导老师:晏成明36目录1.枢纽概况……………………………………………32.闸址水文特性………………………………………43.枢纽及库区地形地质条件…………………………64.枢纽布置……………………………………………85.泄水闸设计…………………………………………126.闸下防渗布置………………………………………197.闸室稳定……………………………………………238.消能防冲……………………………………………289.其他建筑物……………………………………………3510.参考文献

2、……………………………………………37361、枢纽概况1.1本枢纽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苏河水闸是苏河上的一座取水闸,位于某市西南,距市区约10km。闸址上游80km处已建有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总库容为23.0亿m3,经过水库调节,每年下泄水量为15.0亿m3。除了城市工业用水和发电用水5.5亿m3外,其余可供灌溉之用。灌区分布在苏河两岸。苏河以南灌区的灌溉面积为63万亩,苏河以北灌区的灌溉面积为65万亩。因而需建水闸以抬高河道水位满足灌溉要求。苏河两岸虽有堤防,但高度和质量均不能满足建闸后防御洪水的要求。为了保护两岸农田及城市的安全,要求按照建闸后的上游水位加高堤防。本枢

3、纽主要任务为引水灌溉,灌溉面积为128万亩,并同时改善城市的供水条件和连接两岸公路的交通桥问题。1.2枢纽地区的自然及社会条件苏河全长289km,流域面积8385Km2。闸址上游80km的水库以上为山谷河道,书库以下河流进入平原地区,河道逐渐扩宽,一般在200~500m之间,河道比降平缓。水库与闸址之间,除沿河两岸因过去洪水泛滥,地形起伏不平外,其余大都地势平坦,南北向地面坡降约为1/2500~1/3500,东西向约为1/2000~1/4000。1、交通运输:合大公路在闸址附近通过,铁路距离闸址仅6Km。交通运输方便。2、施工用电及生活资料均可由下游城市供应。3、施工队

4、伍及施工设备均无问题。362、闸址水文特性2.1洪水经过上游水库调节后,闸址的不同频率的洪峰流量见表2.1。汛期为每年7—10月。表2.1闸址洪水频率与洪峰流量洪水频率0.1%0.33%0.5%1%2%5%流量(m3/s)615053005000450040003300洪水频率10%20%25%33.3%50%75%流量(m3/s)28002200200014807202872.2闸址水位流量关系闸址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见图2.1。图2.1闸址水位—流量关系曲线2.3泥沙经过上游水库调蓄后,下泄水流含沙量已很小,平均含沙量为0.5Kg/m3。2.4非汛期流量非汛期各月重现

5、期为5、10、15年的流量见表2.2。36表2.211~6月重现期为5、10、15年的流量月份重现期(年)11121234561092079053033058076089010501511609506604007309801100129057236204102604566007008252.5气温根据闸址处水文站60多年的观测资料,多年平均气温为16.8℃。以8月份为最高,月平均气温30.2℃;1月份最低,月平均气温2.2℃;最高气温达41.5℃,最低气温-8℃。2.6风速多年平均风速4.8m/s,汛期多年最大风速平均为12m/s,闸前吹程6Km。2.7降雨天数根据闸址

6、处气象站记录,日降雨量大于5mm的降雨天数如表2.3所示。表2.3降雨天数月份123456789101112平均天数334566988432最多天数57891011141412866最少天数012223543210363、枢纽及库区地形地质条件3.1闸址地质情况闸址地质系属第四纪沉积层,厚度较大。河床两岸滩地为粉质壤土,厚度1~4.5m;河床为中砂,最大厚度达25m;其下为砾质粗砂层,厚度4~9m;基岩为花岗岩。闸轴线的地质剖面见图3.1。图3.1闸基砂颗粒分配曲线沿河一带地下水埋藏深度随地形变化。地下水面一般在地表下3m左右。因土质透水性较大,地下水水位变化受河道水位

7、影响,丰水期河水补给两岸地下水,地下水水位较高;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水,地下水水位较低。3.2地基土壤设计指标1、内摩擦角中砂Φ=25°,砾质中砂Φ=28°,粉质壤土Φ=18°;2、渗透系数中砂k=4.5×10-3cm/s,砾质中砂k=3.0×10-3cm/s,壤土k=3.0×10-5cm/s;3、空隙比中砂e=0.56,砾质中砂e=0.58;4、地基允许承载力中砂[σ]=0.26ΜPa,砾质中砂[σ]=0.28ΜPa;5、闸基砂颗粒分配曲线见图3。366、变形模量中砂E=24.0ΜPa,砾质粗砂E=32.0ΜPa。3.3闸址建筑材料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