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册化学复习资料.doc

初三上册化学复习资料.doc

ID:58371781

大小:329.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4-30

初三上册化学复习资料.doc_第1页
初三上册化学复习资料.doc_第2页
初三上册化学复习资料.doc_第3页
初三上册化学复习资料.doc_第4页
初三上册化学复习资料.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三上册化学复习资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三上册化学复习资料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化学的作用(1)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2)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3)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4)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好。2、化学是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科学。3、近代,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创立原子分子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这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4、19世纪中期,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5、现在,化学家们已

2、经能利用各种先进的一起和分析技术对化学世界进行微观的探索,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研究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详情看书本P6)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的物质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液态的水玻璃片上出现水雾液态的水无蓝色块状的胆矾颗粒细小,比较均匀蓝色粉末状的胆矾无蓝色的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有颗粒状石灰石试管中有气泡产生,石灰逐渐溶解,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气体等有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3、化学变化:生成其

3、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4、化学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判断依据),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5、联系: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不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化学性质:我们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在文字表达中,常带有判断性词语,如“可以”“不可以”“能”“不能”等),包括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碱性、酸性、活泼性、腐蚀性、毒性等。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体

4、现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导热性、挥发性等。3、变化和性质的联系:化学(物理)变化体现化学(物理)性质,化学(物理)性质决定化学(物理)变化。4、熔点:物质熔化温度叫做熔点,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熔点,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压强:物体在单位面积所受到的压力叫压强。5、氮气的密度小于氧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小于二氧化碳的密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步骤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点燃前组成颜色状态密度硬度石蜡、棉线烛芯白色固态比水小较软燃着时火焰的分层用以及温

5、度蜡烛的变化生成的产物三层,外焰温度最高石蜡逐渐熔化,长度变短CO2和H2O熄灭后从蜡烛顶部飘出一缕缕白烟,可以引燃蜡烛石蜡蒸气凝结成的小颗粒1.点燃蜡烛时,观察到石蜡熔化成蜡油,此过程是物理变化,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此过程是化学变化。2.体会化学学习的以下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关注物质的变化,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3.研究蜡烛生成产物的步骤(1)水:用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一层小水雾(2)二氧化碳:用一只用澄清的石灰水湿润过内壁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看到烧杯内壁附着的小水珠变浑浊。4.研究蜡烛火焰的

6、温度:用一根小木条,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一秒钟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被火焰燃烧痕迹中,最外的部分变得最黑,所以蜡烛火焰外焰温度最高。5.黑烟:由于蜡烛未充分燃烧产生的碳黑;白烟:石蜡蒸气凝结成的固体颗粒。6.烟与雾的区别:烟是固体颗粒悬浮在空气中,物是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成白色浑浊,几份等量的石灰水,白色浑浊越多的,说明其周围气体含有二氧化碳越多。2、氧气可以使带有火星的木条燃烧,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多。3、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4、排水法:把一个烧杯盛满水,并用玻璃

7、片先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把盛满水的瓶子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中,将导气管插入集气瓶中,向内输入气体(一般是密度比水小,不易溶于水的气体),不要使集气瓶瓶口向上超过水面,直到集气瓶中的水全部排出,在水下以及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放在实验桌上。5、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向两瓶分别装有氧气或氮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如能使石灰水变混浊的那瓶装有二氧化碳。6、实验结论: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含量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少,空气中

8、含有的水蒸气比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的水蒸气少。7、人呼出的气体中的所含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走进化学实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