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教师随笔,初试校本教研之路.doc

立足教师随笔,初试校本教研之路.doc

ID:58375956

大小:5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5-02

立足教师随笔,初试校本教研之路.doc_第1页
立足教师随笔,初试校本教研之路.doc_第2页
立足教师随笔,初试校本教研之路.doc_第3页
立足教师随笔,初试校本教研之路.doc_第4页
立足教师随笔,初试校本教研之路.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立足教师随笔,初试校本教研之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前言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校本教研对于我们所有在座的各位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的名词,课程改革使我们在座的各位都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校本教研。如果你不认可我的观点,那么可能是因为我们还没有从概念上把它明确的提出来而已。简单的说,如果在你的课堂中曾经遇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你或者去查阅相关的资料,或者去请教其他的教师……等等,经过你的努力这些问题都得以很好的解决,那么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校本教研。你所经历的所思、所想、所看、所悟、而有所提高的这个过程就是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注重的就是教师本身的内省提高,而不是非得有郑重其事的程序。所以应该说,

2、在座的各位都是校本教研的有效参与者。而作为服务性管理的校方,就是尽最大可能的为教师提供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空间,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引导教师自主学习,强化教师反思提高,使教师的工作能走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效教育之路,最终促成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由于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所有的兄弟学校都已在自己的办学特色下摸索出了适合本校的教研模式。所以从教研的角度而言,应该感谢总校领导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共同探讨校本教研工作的机会,让我们静下心来反思校本教研工的成败得失。今天我只是把四龙小学在校本教研工作中的一点尝试,向大家作一个简单的汇报。不成经验

3、,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可以研讨的个案,以期能给大家一点启示。使我们在座的各位能真正自主的投身到校本教研中来,使具有实效性的校本教研真正为教师的教学服务,为教师的成长服务。让我们都能为有一天能成长为学者型教师、专家型教师而不懈的努力。今天我汇报的主题是:9立足教师随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校本教研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产物便应运而生。校本教研改变了以往那种你讲我听的被动培训形式,转变了以往量化的教研活动形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师为本、双向交流的自主发展形式。它以教师为本,重在教师的自主参与,强化教师的内省反思,与教师的日常工作紧密的联系

4、在了一起,从而更具有目的性、指导性及实效性。也正是因为校本教研突出了以校为单位的教研形式,从而也就使校本教研因校而异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好局面。四龙小学也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于2004年开始以教师随笔为载体进行了校本教研的初步尝试。两年的尝试让我们相信,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经之路,教师的热情参与使我们更有信心把这个个性化、服务化管理的教研形式继续深入下去。今天的汇报就从开办教师随笔的背景、设想、收获、措施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让大家了解四龙小学校本教研的发展之路。一、开办教师随笔的背景:1、班子成员的困惑:作为学校的教学业务管理者

5、,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做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不容易,因为我们本身就曾经就是非常敬业又不辞辛苦的班主任。我们对教师总是抱着一种敬佩而又同情的心理。早来晚归是四龙小学的优秀传统,我们常常被教师的敬业精神所感动。同时我们也明确的感觉到,教师的工作状态是充实的,但却没有快乐可言。旧观念下的机械重复使我们的教师更多的时候体验到的是疲惫与失望。作为业务管理人员我们常感自责,我们知道这是教师的思想观念及理论水平导致教师的工作方式及方法存在问题。那么如何使教师从繁重的备教批导考中解脱出来,让我们的教师能居高临下的进行有效教育,从中体验到工作的快乐,让我们

6、的学生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是我们常常思考的问题,但我们却不知从何下手去改变这种现状。校委会虽然多次立会研究这个问题,却始终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92、教师的困惑:教师付出的心血与精力却并未与教育效果成正比。以兢兢业业来形容在座的各位并不为过。从我们投入的精力看,我们的学生个个都应该很优秀,很懂事,可实际上学生回报我们的是什么?课上我们苦口婆心的教育学生如何做人,课下甚至却连学生最起码的尊重都得不到;一个类型的习题讲了不下十遍,学生照样不知所以然……我们的教师就像停不下的陀螺一样在教室里不停的旋转着,本来课堂教学应该随着年龄、经验、能力

7、的提高会越来越轻松,可教来教去却教出了“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的无奈感慨。这就是目前的教育现状,教师非常的辛苦,工作中没有激情,缺乏创新,从而缺少快乐。理念上的缺失让我们很难有新的认识及工作方法上的突破。因为在我们的观念里,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没有时间去研究。我们宁可顶着炎炎烈日去砍柴也不愿停下来磨一磨砍刀。道理也很简单:这个磨刀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我们宁愿相信“锯响就有沫”,“一分辛劳一分收获”而不肯去读书学习,去研究、尝试一些新的方法,总是认为理论上的东西是形而上学,没什么实际价值,不如实实在在的备一节课,或者上一节课更实惠

8、。3、困惑中的曙光:偶然的机会我们看到了《人民教育》中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转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我们觉得多年来困惑着我们,却不知如何改变的问题,在那一刻找到了答案。《转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正是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