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ID:58380065

大小:379.01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5-06

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有()A.①为地壳B.②为岩石圈C.③为软流层D.④为下地幔2.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A.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B.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C.③圈层横波不能穿过D.④圈层物质状态为固体【答案】1.C2.B【解析】【1题详解】图中显示,①位于地面以上12~55千米间,应为大气圈的平流层,不是地壳,A错。②位于陆地表面至33千米处,

2、应为地壳,只是岩石圈的一部分,B错。③位于地表以80~400千米,应为软流层,C对。④位于地下2900千米以下,即古登堡面以下,应为外核,不是下地幔,D错。【2题详解】①圈层为平流层,因含臭氧可直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A错误。②圈层为地壳,陆地地壳平均厚度约为33千米,海洋地壳平均厚度约为6千米,地壳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B正确。③圈层为软流层,因高温可塑性强,但不都是液态,因此横波能够穿过,C错误。④圈层为外核,横波不能通过,物质状态为液态,D错误。73.下图为全球板块分布的

3、局部示意图。读图,甲、乙两陆地分别属于()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B.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C.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D.美洲板块、亚欧板块【答案】C【解析】【详解】甲地是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乙地位于非洲大陆,属于非洲板块,选项C符合题意,排除A、B、D。侵蚀作用指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的过程。下列四幅图从左到右依次为图1、图2、图3、图4。读图,完成下列各题4.因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为A.图1B.图2C.图3D.图45.图2地貌的物质组成,从河流出山口向四周依

4、次为A.泥土、沙子、砾石B.沙子、泥土、砾石C.砾石、泥土、沙子D.砾石、沙子、泥土【答案】4.D5.D【解析】观察四幅示意图中所示的地形特点可判断出四图依次为:图1为新月形沙丘;图27为山麓冲积扇;图3为火山地貌;图4为风蚀蘑菇地貌。据此即可作答。【4题详解】按地形成因可知四幅图中地貌的成因分别是:图1为风力堆积地貌,图2为河流堆积地貌,图3与岩浆活动有关,图4风蚀蘑菇地貌为风力侵蚀地貌,据此即可知D选项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是D选项。【5题详解】由分析可知图2为山区河流在出山口地区由于坡度变缓,河

5、道变宽,而导致流速变缓其所携带的泥沙在出山口外堆积而形成的山麓冲积扇地形。而河流携带泥沙的能力与流速成正比,故由山口向外由于河流流速逐渐变慢,故其所携带的泥沙会按粒径的大小由山口向外依次沉积。而选项中沉积物的粒径由大至小依次应为砾石、沙子、泥土,故D选项符合题意。图a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图b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6.图a中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甲乙丙丁B.甲丙乙丁C.丁乙丙甲D.丁丙乙甲7.图a中乙岩石对应图b中()A.①B.②C.③D.④【答案】6.C7.D

6、【解析】【6题详解】甲乙岩层具有层理构造,为沉积岩。沉积岩一般分布规律是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老,位置越靠上岩层年龄越新,故乙形成比甲早。AB错误。丙是侵入岩,乙被丙侵入,说明故乙形成比丙早,D错误。丙是侵入岩,丙未侵入甲,说明甲形成晚于丙,C正确。故选C。【7题详解】7图a中乙岩石是页岩,属于沉积岩,图b中岩石④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岩石③,说明岩石③为变质岩。②、③、④三种岩石均可以形成①,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经过重熔再生可变为岩浆,说明①为岩浆,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则②为岩浆岩,④为沉积岩。所以图a中

7、乙岩石对应图b中的④。D正确。故选D。【点睛】岩层新老关系判读:(1)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2)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3)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背斜中心老两翼新,向斜则中心新两翼老。已知甲到丁岩层从新到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若甲到丁岩层从新到老,图中丁的地质构

8、造为()A.断层B.褶皱C.背斜D.向斜9.该地地表丁处为谷地,丁处为谷地的成因主要是()A.地壳运动所致B.岩浆活动所致C.内力作用所致D.外力作用所致【答案】8.C9.D【解析】8题详解】已知甲到丁岩层从新到老,图中由丁向两侧岩石新老变化是:丁最老,往外依次是丙、乙、甲,新老关系是中老侧新,因此丁处是背斜,C正确。断层要发生岩层错位,图中没有信息判断岩层错位信息,A错误。褶皱分为背斜、向斜,丁为背斜,甲为向斜,BD错误。故选C。7【9题详解】图中丁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