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以及内毒素产品介绍课件

真菌以及内毒素产品介绍课件

ID:5839960

大小:1.70 MB

页数:64页

时间:2017-12-14

真菌以及内毒素产品介绍课件_第1页
真菌以及内毒素产品介绍课件_第2页
真菌以及内毒素产品介绍课件_第3页
真菌以及内毒素产品介绍课件_第4页
真菌以及内毒素产品介绍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真菌以及内毒素产品介绍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真菌检测产品介绍一真菌介绍二侵袭性真菌感染(IFI)介绍各真菌检测产品介绍目录Bio-Enoche真菌(fungus),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细胞壁含有几丁质(chitin)和β-葡聚糖。一、真菌介绍定义1,3-β-D葡聚糖磷脂双分子层几丁质麦角固醇1,3-b-D葡聚糖合成酶甘露糖蛋白二、真菌分类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极为广泛,将近有20万种,大多对人无害,仅有150种可引起人和动物致病。(一)生物学分类按照生物学分类原则,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分类的7个等级自上而下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和种。真菌

2、属于真菌界,真菌主要的门是由其生殖结构上的特征来分类的。目前将真菌门分为5亚门,18纲,68目。5亚门分别为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在上述5个亚门中,只有半知菌亚门、子囊菌亚门和接合菌亚门与人类真菌感染有关。(二)按细胞形态和生长方式分类真菌按形态可分为单细胞和多细胞两大类。1、酵母菌(yeast))属于单细胞真菌,包括酵母菌和类酵母菌两类。目前已知有1000多种。类酵母菌通过母细胞长出芽体繁殖,并延长成芽体,称为假菌丝。假菌丝联接在一起,称为假菌丝体。大量菌丝和成群

3、芽孢类酵母菌菌落形态和酵母型真菌的菌落基本相似,不同的是可有假菌丝伸进培养基内,故又称为假丝酵母菌(或称念珠菌,Candida)。酵母菌生殖方式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假丝酵母菌(或称念珠菌)不能进行有性生殖。酵母菌中对人致病的主要是白色假丝酵母菌和新生隐球菌等。白色假丝酵母菌隐球菌2、霉菌(mould)或称为丝状真菌(filamentousfungi)属于多细胞真菌,有菌丝和孢子。菌丝伸长分枝,交织成团,在营养基质上形成绒毛状、棉絮状或蜘蛛网形丝状菌体。霉菌的菌丝呈长管、分枝状,无横隔壁,具有多个细

4、胞核,并会聚成菌丝体。霉菌的种类很多,约有45000种以上。常见的霉菌有根霉、毛霉、脉孢菌、曲霉和青霉。烟曲霉黄曲霉土曲霉3、双相真菌(dimorphicfungi)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可产生不同的形态学特征,如在人体内部寄生或在37度条件下产生酵母,而在室温条件下则产生霉菌(菌丝相)。主要包括几种致病菌:皮炎芽生菌、荚膜组织胞浆菌、巴西副球孢子菌、粗球孢子菌、申克氏孢子丝菌、马尔尼菲青霉等。马尔尼菲青霉皮炎芽生菌致病性真菌侵犯皮下组织、黏膜、肌肉和内脏器官等所引起的深部真菌感染,危害性较大。临床主要真菌

5、菌属1.念珠菌属:念珠菌血症2.曲霉菌属: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 3.隐球菌:隐球菌脑膜炎1.定义及概述二、侵袭性真菌感染(IFI)介绍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fungaldisease,IFD)即以往所说的深部真菌病,是指致病性真菌侵犯皮下组织、黏膜、肌肉和内脏器官等所引起的真菌感染性疾病。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在2013年3月昆明会议上关于血液病/恶性肿瘤侵袭性真菌病诊治指南(第四次修改版)中正式提出“感染”和“病”在概念上的区别。真菌寄生是指临床上患有慢性肺部疾病的免疫功能正常者,大多

6、数为真菌在呼吸道寄生,或称为定植;只有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者粘膜屏障破坏或者菌群严重失调,真菌可进入血液或组织引起感染。定植患病感染根据文献报告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fungalinfection,IFI)占医院获得性感染的8%~15%【1】,其中以念珠菌为主的酵母样真菌和以曲霉为主的丝状真菌是IFI最常见的病原菌,分别占91.4%和5.9%【2-3】。根据我国医院感染监测网分析,医院真菌感染从90年代初期的13.9%上升至90年代末期的24.4%。深部真菌病发病率每年增长约10%-20%。【

7、1】ErjavecZ,Kluin-NelemansH,VerweijPE.Trendsininvasivefungalinfections,withemphasisoninvasiveaspergillosis[J].ClinMicrobiolInfect,2009,15(7):625-633.【2】LauA,ChenS,SleimanS,etal.Currentstatusandfutureperspectivesonmolecularandserologicalmethodsindiagnostic

8、mycology[J].FutureMicrobiol,2009,4(9):1185-4222.【3】BellocchioS,BozzaS,MontagnoliC,etal.ImmunitytoAspergillusfumigatus:thebasisforimmunotherapyandvaccination[J].MedMycol,2005,43(S1):S181-S188.图1真菌感染的发展趋势【4】【4】Martinetal,NEJ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