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德育教育的误区.doc

家庭德育教育的误区.doc

ID:58409684

大小:3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5-10

家庭德育教育的误区.doc_第1页
家庭德育教育的误区.doc_第2页
家庭德育教育的误区.doc_第3页
家庭德育教育的误区.doc_第4页
家庭德育教育的误区.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家庭德育教育的误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家庭德育教育的误区                                   家庭是每个人生活的第一环境,也是一个人接受品德的开端,家庭德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当前家庭道德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的基础,对未成年人全面素质的发展,始终起着保证方向的作用。因此,在家庭道德教育中家长应把握家庭德育的优势及特点,更新教育理念,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保证德育目标的实现。要理解家庭德育的特点,首先要正确理解德育的涵义,“‘德’是指人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社会规范的内在思想、情感和外在行为;‘育’是指培养人的品德,

2、即培养人的善的内在思想、情感和外在行为。德育的实质是育德,是促进人的品德社会性发展。”因此,家庭德育是家庭道德教育的简称,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间以养成善的内在思想、情感和外在行为为主要内容的相互影响活动。一、家庭德育的特点及优势与教育的其他形式相比,家庭教育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要加强和改进家庭德育,应把握家庭德育的特点及特殊优势。(一)、特殊的权威性家庭是以血缘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会基层组织,家庭内部的人与人最重要的关系就体现在父母与子女的亲子关系上,这种关系不仅受到法律的确认和保护,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可离异性,同时也产生着一种本能的依恋情感,这为

3、家庭德育权威性的实现提供了有利条件。颜之推说:“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这句话说明了在家庭德育中,家长是否具有威望是家庭德育成功的前提和保证。对幼儿来说,家长的权威性尤为重要。由于幼儿自制力较弱,生活经验少,知识贫乏,父母的意志对幼儿的言行有较大的制约性,这种制约性比其他人对幼儿的制约性更大。同时,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必须从小注重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鉴于幼儿的年幼无知,家长适时地运用权威,进行强制性教育是必要的。(二)、强烈的情感性家庭德育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特殊情感是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所无法比拟的。韩

4、非子云:“人之性情莫爱于父母”,意即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没有超过父母和子女的。与学校相比,在家庭群体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不仅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可离异性,而且有着十分亲密的感情联系。作为关系亲近、感情亲密的人,父母的教诲,最容易使孩子产生情感的共鸣,最能被孩子理解和接受。因而,在家庭德育中,这种情感的感染效力是巨大的,家长的情感对子女的感化作用往往收到出其不意的德育效果。(三)、道德观念的奠基性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子女进行早期教育具有天然的优势,家庭是个人最初道德习得的场所,人之初就会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由于幼儿的可塑性强

5、,孩子与父母、祖辈及同辈伙伴发生着最初的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家庭生活的行为规范是他最初接触到的社会规范,并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行为方式习惯和道德信念的体系,借以调节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朱庆澜先生在《家庭教育》一书中的“三道染缸”说,形象地说明了家庭德育的奠基性。“关键是第一道染缸打上‘红底子’,以后受到好的教育和影响,就会变成‘大红’、‘朱红’,即使受到不良教育和影响‘红底子’也不会很快变化。如果第一道染缸染上了‘黑底子’,以后就是受到好的教育和影响,原来的‘黑底子’也很难褪去,如果以后再受到好的教育和影响,那自然变成永不脱色的黑靑,永不回头的

6、坏蛋了。”这个比喻生动地道出家庭德育的重要规律,即家庭德育能为未成年人品德的形成打下重要的“底色”,这种先入为主的教育在幼儿的品德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未成年人一生的品德具有深远影响。(四)、遇物则诲的随机性在学校中,德育方法的实施计划性较强,并且有固定的时间、地点,具有层次性、系统性和强制性。与学校德育相比,家庭德育的实施则表现出较大的灵活性。家庭德育没有一定的系统性,没有固定的课时安排,没有非常具体的预期教育目标,父母可以随机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这通常被称为“遇物则诲”或“遇事则诲”。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其《儿童教育讲座》一

7、书中谈到:“在教育中没有小事情,你们扎在女儿头上的一个结、一顶帽子、一件玩具——所有这些在儿童生活中都是有极大意义的东西。细枝末节是日日夜夜、时时刻刻起作用的,整个生活都是由它形成的。指导这种生活,将是你们最重要的任务。”因而可以说,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吃、穿、住、行都包含有丰富的教育因素,这为家庭德育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范围,使其成为了家庭生活中最经常性的活动。这要求父母善于把握教育时机,灵活施教,利用每个可利用的机会,对孩子的道德观念、道德判断力、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习惯进行影响和训练。(五)、鲜明的针对性幼儿与父母共同生活,朝夕相处。父母密切

8、关注孩子的一言一行,孩子的优缺点都在父母面前表现得淋漓尽致,父母能够比其他任何人更系统更深刻更全面地掌握子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