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辅导讲座资料.doc

教师心理健康辅导讲座资料.doc

ID:58409885

大小:178.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20-05-10

教师心理健康辅导讲座资料.doc_第1页
教师心理健康辅导讲座资料.doc_第2页
教师心理健康辅导讲座资料.doc_第3页
教师心理健康辅导讲座资料.doc_第4页
教师心理健康辅导讲座资料.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心理健康辅导讲座资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0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辅导讲座一、教师心理健康概述  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的生理健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而当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关系极为密切。一方面,一个人的生理健康水平会影响心理健康水平。人的躯体性疾病、生理缺陷会给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带来负面影响,使人产生焦虑、忧愁、烦恼、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人的情感、意志、性格,乃至人际关系的和谐。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水平也影响生理健康水平。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培养健康的身体。例

2、如,乐观、愉快、自信、平和的心态有助于提高人的免疫能力,使人有效地抵抗疾病的侵袭,从而促进身体健康。而心理上的不健康,如长期的过度焦虑、忧虑、烦恼、抑郁、愤怒,会导致生理上的异常或病变,引发心身疾病。心身疾病是心理因素在疾病起因中占较大成份的疾病,或者说是主要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与情绪有关而呈现身体症状的躯体疾病。人是一个生理和心理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精神和躯体在同一生命进程中共同起着作用。那些与情绪联系密切、由植物神经系统支配的器官系统更易患这种疾病。  2.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会使其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机能都得到正常发挥

3、,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心理健康的人能客观地评价、自如地应对客观环境,其心理倾向和行为与社会现实的要求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协调。个体与环境能取得积极的平衡,就能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矛盾和处理问题,也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一般不会因偶尔的失败而丧失信心,其工作和学习效率必然优于心理不健康的人。  3.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还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它也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30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人物,是学生认同的楷模,在师生日常接触中,最能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心理健康的教师能通过教学历程影响学生,使学生的心

4、理也健康发展。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二)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主要表现  从整体上看,教师群体和其他群体一样,其心理健康状况的不良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躯体化。主要反映身体不适,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和其他系统的主诉不适,头痛、背痛、肌肉酸痛以及焦虑的其他躯体表现。  2.抑郁。主要表现为心境苦闷、生活兴趣减退,动力缺乏,活力丧失,失望,悲观等以及与抑郁有关的认知和躯体征象。  3.偏执。主要表

5、现为个体有偏执性思维,如敌对、猜疑、妄想、夸大等。  4.人际敏感。主要指某些个人不自在与自卑感,特别是与他人相比时更为突出。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自卑感、心神不宁、明显不自在。以及在人际交往中自我意识过强,消极等待等。  5.敌意。主要从思想、感情及行为三个方面来反映敌对的表现。具体的表现包括时常有厌烦的感觉,摔物,喜欢与人争论直到不可控制的脾气爆发等。  6.强迫症状。主要指那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例如强迫性洗涤、强迫性仪式动作等。  7.焦虑。一般指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等主观焦虑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表征,如气

6、促、出汗、尿频、失眠、发抖、惊恐等。  8.恐怖。恐惧的对象包括人、物、事等方面及社交恐怖。  9.精神病。主要有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心理和行为有非常明显的异常。  (三)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的相关调查  正因为教师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关于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和研究也就越来越多。  贾林祥、宋广文(1999)同样采用SCL-90量表对320名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作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30  ①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不如小学教师。  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比男教师差。除了人际敏感、偏执、精神病性三个因子上女教师比男教师低外,其余因子的得分

7、,女教师均比男教师高。这可能是传统文化意识影响的结果。  ③不同学历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其中,中师学历的教师各因子的得分均比大学、大专学历的教师低,差异很显著;大专学历的教师除了在敌意、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这四个因子上的得分低于大学学历的教师外,其余各因子的得分都比大学学历的教师高。学历反映了一个人的知识层次和能力的高低,知识层次越高的教师,越能站在较高的层次上去看待社会、洞察人生,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把握得较准,不易产生心理障碍,而且,即使在心理状态不佳时,他们也能相应地采取措施,自觉地加以调整。  ④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不如没有担任

8、过班主任的教师。除了在恐怖因子上两者得分无差异外,其余各因子的得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