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球和传接球组合技术.doc

篮球运球和传接球组合技术.doc

ID:58410084

大小:9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5-10

篮球运球和传接球组合技术.doc_第1页
篮球运球和传接球组合技术.doc_第2页
篮球运球和传接球组合技术.doc_第3页
篮球运球和传接球组合技术.doc_第4页
篮球运球和传接球组合技术.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篮球运球和传接球组合技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篮球运球和传接球组合技术“同心圆”教学八法□何中雷李松篮球运动是一项由多种技术和战术而组成的竞技运动项目,是以投篮为中心,以得分多少决定胜负而进行的攻守交替,集体对抗的球类项目。篮球活动形式灵活,简单易行,具有较强的集体性和对抗性,趣味性和竞技性,普及性和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进行有效的篮球技能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激励学生身体活动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与积极向上和团结合作的精神。行进间运球和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运动中最基本的技术,而在教学实践中对教材教法和练习形式进行探索与研究,总结出八种运球和传接球相结合的兴趣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新

2、课标理念和运动技能特点,激发了学生对篮球运动兴趣,促进了学生快速形成和熟练掌握行进间运球与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一、直线往返运球和传接球练习(适合水平四一、二年级)练习方法:将学生分别站在内外圆的弧线上,左右保持一定间距,从外圆学生持球开始,向圆心做直线往返运球回到原位,连接双手胸前传球给内圆同学。内圆同学接球后做同样动作,俩人进行反复练习,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如图一)图一学练重点:掌握运球时的手指触球部位和用力方法,体会屈腕拔指用力传球和前伸迎球、屈臂缓冲的接球动作。设计思路:提高练习的密度,进行友伴式学练。二、沿弧线变直线的行进间运球和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适合水平四

3、二、三年级)练习方法:将学生分成四个练习小组,分别站在圆弧的四个项端,每组的第一位同学开始沿弧线变直线的行进间运""""""""""""""""""""""""""""""""""""""""""""""""时也是为了下一步更有力的起跳,因此让初学者做好行进间运球上篮的第一步即迈大步的同时去拿球,是本项技术的关键。但初学者在学习时往往两项不能兼顾既想着迈大步又要去拿球。采用背对篮板这种独特的方法进行学习,就是人为创造条件,使初学者在迈右腿时因要做左后转身下意识的迈出了大步,这样就可以有意识专心地去拿球,利用喊口令的方式进行,就是为了控制好节奏。在这样的方式下练习,可以

4、使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兴奋和抑制得到较快的集中,因而使动作的泛化阶段快速向分化阶段转变。通过这种背对篮板方性技术。为了解决关键性问题,采用分解的办法即运一下球(迈两步)就连接行进间运球上篮的第一步,这样做是为了抓好运球与行进间运球上篮的第一步联接技术,继续采用喊口令的方式来强化这个技术动作,并通过掌握这几步的步幅的特点式逐渐掌握右腿迈大步的同时去拿球这个关键性技术后,由开始的背对篮板到左侧对篮板,熟练之后正对篮板练习。第二步:学习者在原来的位置,向外移出2步(远离球篮方向)。从该位置正对篮板进行初步的行进间的三步上篮的第二步学习。两腿前后站立,一般是左腿在前右腿在后,开始

5、身体向前倾倒,右腿开始向前迈大步并运球1下,球适当向前一些,球与右脚几乎同时落地,嘴里这时喊出“1”。然后随惯性左腿迈出适当小步,落地喊“2”。接下来是连接“第一步”中的开始即右腿在迈大步同时双手去拿反弹起的篮球再喊出“1”,练习口令的节奏是1.2.1,步子特点是大、小、大。图(2)图(2)#代表人$代表方向方法的目的与说明:解决好初学者运球与行进间上篮的第一步的衔接技术,这是学习行进间运球上篮的第二个关键TiYuShiYou2008.4“大”“小”“大”,使初学者对该运动技术内在规律有所了解。并建立起初步的动力定型。第三步:继续进行“第二步”的强化练习,使已建立的初

6、步动力定型更加巩固,然后在做完“第二步”后再将“第一步”中的左腿迈小步落地后用力起跳喊出“2”,在起跳到达最高点将球投出,落地时喊出“3”做出。其口令的节奏是1.2.1.2.3。动作及步子的特点是大、小、大、小、跳。反复练习直到完成整个技术动作。方法的目的与说明:继续解决好并强化运球与行进间上篮的第一步的衔接技术,然后将两步连接起,要求反复练习达到比较顺利的、连贯的完成整套技术动作,技术动作逐渐发展到巩固阶段。(济南大学体育学院)9教学长廊球,经圆心绕标志物至中间圆线时,连接双手胸前传球给本组第二位同学,当球出手后,迅速跑动到本组的末尾,第二位同学接球后做同样的动作,

7、依次类推进行反复练习,以小组自练为主,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如图二)图二学练重点:用手感控制运球,用余光观察运球方位,体会弧线运球的节奏,控制传接球的速度与力量。设计思路:增加练习强度,培养集体荣誉感。三、分组的行进间往返运球和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适合水平四各年级)练习方法:将学生分成四个练习小组,分别站在圆弧的四个顶端,每组的第一位同学持球开始,做行进间往返运球经圆心绕标志物至中间圆时,连接双手胸前传球给本组第二位同学,当球出手后,迅速跑动到队伍的末尾,图三第二位同学接球后,做同样运球和传接球动作,依次类推进行反复练习。传接球的距离保持4—5M,以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