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 宿迁中学-地理组.ppt

人文地理 宿迁中学-地理组.ppt

ID:58419339

大小:758.50 KB

页数:50页

时间:2020-09-07

人文地理 宿迁中学-地理组.ppt_第1页
人文地理 宿迁中学-地理组.ppt_第2页
人文地理 宿迁中学-地理组.ppt_第3页
人文地理 宿迁中学-地理组.ppt_第4页
人文地理 宿迁中学-地理组.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文地理 宿迁中学-地理组.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文地理宿迁中学-地理组一、人口和城市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4、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5、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6、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7、地域文化对人口和城市的影响8.图4是我国第五此人口普查中四个省份的有关人口数据统计分析图。读图判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省份依次是(07)A.辽宁、江苏、湖北、贵州B.贵州、湖北、江苏、辽宁C.江苏、辽宁、贵州、湖北D.湖北、江苏、辽宁、贵州图3位华北某小城镇略图,读图回答6—7题。6.该城镇与依托矿产资源,调整工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

2、,你认为最适宜在该城镇布局的工厂是A.建筑材料厂B.化肥厂C.冶炼厂D.电镀厂图3位华北某小城镇略图,读图回答6—7题。7.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若该城镇规划—处住宅区,你认为较合理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08)材料三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图8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9是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3)读图8、9,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8分)(4)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3、3分)二、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1、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2。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B热量C水源D土壤(08年)图1是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工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A.茶叶B.玉米C.稻米D.天然橡胶(08年)表1是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据表回答3~4题。3.表中的美国产区最可能位于A.30°N~40°N西海岸B.30°N~40°N东海岸C.密西西比河三角洲D.五大湖区4.表中的中国产区与美国产区相比,具有的优势是①年平均气温

4、、年降水量条件更适宜②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③夏季光照条件较好④劳动力成本较低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2)图中A、B、C三省均为我国著名的粮食生产若地,与东北三省相比,其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优势是什么?A、B、C三省、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各有何变化?据表说明A、B、C三省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10分)(09)图7为该地区某地生态农业模式图。读图回答第(3)题.(3)分析在当地农村推广使用沼气对农业生产、生活及生态的意义。(8分)2、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08年)图1是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1~2题2.下列产业部

5、门中,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图中甲国转移的是A.汽车制造B.精钢锻造C.软件开发D.家具制造(09)图8为A地所在省、浙江、广东及全国2001~2008年第二产业占各自GDP比重的变化。读图回答第(4)题。(4)比较分析A地所在省第二产业比重变化的特征。(4分)对该省工业的发展,有人提出今后应大力发展外向型农副产品深加工。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3分)(09年)材料二改革开放后,环渤海地区的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是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表5反映的是2007年环渤海地区及全国的重工业比重和能源、水资源利用状况。读表回答(3)~(4)题。注:工业新

6、水月量指工业企业生产用水消耗的新鲜水量。(3)与全国相比,环渤海地区在资源利用方面有什么特点?(4分)形成的原因是什么?(4分)(4)本地区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有哪些?(3分)(07年)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已成为外商投资的重点地区。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额达89.7亿美元。占全国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达14.9%,其中,制造业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领域。表4为山东省各地市1992——2005年累计外商直接投资额占全国同期累计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3)依据表4概括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分布的两个地带,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4)简要回答这种分布

7、对山东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3、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图12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13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14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说明A支流的水文特征。(6分)(1)说明A支流的水文特征。(6分)(1)说明A支流的水文特征。(6分)(2)说出B、C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6分)(3)指出图13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10分)(4)如果在该地区选址建水库,你认为除上述方面的资料外,还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