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测试课件.ppt

实验二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测试课件.ppt

ID:58431723

大小:3.71 MB

页数:31页

时间:2020-09-07

实验二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测试课件.ppt_第1页
实验二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测试课件.ppt_第2页
实验二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测试课件.ppt_第3页
实验二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测试课件.ppt_第4页
实验二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测试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二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测试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二、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及测试实验内容:1、设计用与非门及用异或门、与门组成的半加器(74LS00、74LS86、74LS08)2、设计一个一位全加器,要求用异或门、与门及或门组成(74LS86、74LS08、74LS32)3、设计一位全加器,要求用与或非门实现(74LS51)4、设计一个对两个两位无符号的二进制数进行比较的电路,根据第一个数是否大于、等于、小于第二个数,使相应的三个输出端中的一个输出为“1”,要求用与门、与非门及或非门实现(74LS08、74LS00、74LS20、74LS02)实验预习要求1、根据实验设计任务要求,建立输入

2、、输出变量,列出真值表。2、按实际选用逻辑门的类型,用逻辑代数和卡诺图化简两种方法求出简化的逻辑表达式3、根据修改后的表达式,画出用标准器件构成的逻辑电路图,并标注管脚号。4、写出完整设计过程;熟练使用仿真软件,并进行仿真(没学过仿真软件的专业,可以不仿真)思考题:5、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验证与或非门的逻辑功能是否完好?思考题:6、与或非门中,当某一组与端不用时,应如何处理?一、实验目的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测试方法二、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流程三、实验设备与器件1、电子技术实验箱2、数字万用表3、主要参考器件74LS00×2、74LS20×3、7

3、4LS86、74LS08、74LS51×2、74LS32、74LS02、74LS04四、实验内容实验内容:1、设计用与非门,以及用异或门、与门组成的半加器(74LS00、74LS86、74LS08)2、设计一个一位全加器,要求用异或门、与门及或门组成(74LS86、74LS08、74LS32)3、设计一位全加器,要求用与或非门实现(74LS51)4、设计一个对两个两位无符号的二进制数进行比较的电路,根据第一个数是否大于、等于、小于第二个数,使相应的三个输出端中的一个输出为“1”,要求用与门、与非门及或非门实现(74LS08、74LS00、74L

4、S20、74LS02)设计原理:1、半加器:两个一位二进制相加,叫做半加,实现半加操作的电路叫半加器。2、全加器:全加器是带进位的加法运算,即两个同位的加数和来自低位的进位三者相加,这种加法运算就是全加,实现全加运算的电路叫做全加器设计步骤:一、半加器1、列出半加器真值表2、写出并化简表达式(用与非门)3、画出逻辑图74LS00用异或门、与门组成的半加器逻辑表达式:逻辑图74LS8674LS08二、全加器1、列出全加器真值表2、写出并化简表达式3、画出逻辑图74LS8674LS0874LS32三、用实验验证上述电路的逻辑功能1、按设计的逻辑电路

5、图连线2、输入端Ai、Bi接实验箱上数据开关,输出端Si、Ci接发光二极管二进制显示插口,按真值表要求,逐次改变输入量,观察相应的输出值,验证逻辑功能,与真值表进行比较,验证所设计的电路是否正确。数据开关二进制显示如何布线在数字实验中,由错误布线引起的故障,常占很大比例。布线错误不仅会引起电路故障,有时甚至会损坏器件。1、布线原则:应便于检查,排除故障和更换器件2、布线顺序:通常是先接地线和电源线(最好用不同颜色的线加以区分,电源——红色地线——黑色),再接输入线、输出线及控制线。3、每一处接线柱不宜太多,以不超过4个为宜,以防止:(a)接触不

6、良(b)信号发生畸变4、线头朝上,便于教师或小助手检查5、进位位置于高位(最左边)五、实验报告要求1、写出设计方案要点,画出总电路原理框图,叙述设计思路。2、对单元电路的设计及基本原理进行分析。3、提供参数计算过程和选择器件依据。4、记录调试过程,对调试过程中遇到的故障进行分析。5、记录测试结果并做简要说明。6、设计过程的体会与创新点、建议。7、元件清单。电子技术实验箱介绍数码管数据开关+5V电源逻辑开关CP脉冲秒信号二进制显示数码管8421码输出基准频率接地端秒信号逻辑笔逻辑开关CP脉冲LED显示实验区谢谢!放映结束感谢各位观看!让我们共同进

7、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