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与防灾减灾-第1章课件.ppt

建筑安全与防灾减灾-第1章课件.ppt

ID:58434144

大小:356.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9-07

建筑安全与防灾减灾-第1章课件.ppt_第1页
建筑安全与防灾减灾-第1章课件.ppt_第2页
建筑安全与防灾减灾-第1章课件.ppt_第3页
建筑安全与防灾减灾-第1章课件.ppt_第4页
建筑安全与防灾减灾-第1章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安全与防灾减灾-第1章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建筑安全与防灾减灾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杨春森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概述基本概念:安全灾害防灾减灾防灾减灾目标防灾减灾基本原则基本概念15月12日“防灾减灾日”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安全:是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及保障条件。灾害:指自然发生的或人为造成的,对人类和人类社会具有危害性后果的事件与现象。基本概念2防灾:指尽量防止灾害的发生以及防止区域发生的灾害对人和人类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减灾:(两重意义)指采取措施减少灾害发生的次数和频率指要减少或减轻灾害所造成的损失防灾减灾目标全球灾害损失:国民生产总值的10%~20%。国际

2、目标:“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发展规划列入防灾内容,包扣灾害评估、防御计划、建立警报系统和紧急措施;21世纪,生命损失减少50%,经济损失减少10%~40%。中国目标:规划了“减轻自然灾害系统工程”,2000年减灾30%,2020年减灾50%(平均每年减少100~250亿元直接经济损失);防灾减灾基本原则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救结合”等。尽可能预防(运用技术预防措施和相应法律法规)控制损失(加强新技术开发应用,提高承灾能力)控制诱因(使用高技术性能材料,提高监控调控技术水平)消除隐患(改善技术环境,提高防灾意识)应急反应(提高装备水平和救灾能力)第二节灾害的类型按灾害发生的原因分

3、:自然灾害人为灾害自然人为灾害人为自然灾害按灾害形成的过程分:突发性灾害缓发性灾害按自然灾害的类型特征和成因分:(一)按灾害特点、灾害管理及减灾系统分(二)按自然灾害形成的原因分战争外十大最具危害性灾难地震灾害、风灾、水灾、火灾、火山喷发、海洋灾难、生物灾难、地质灾难、交通灾难、环境污染。按灾害发生的原因分:自然灾害:自然变异--自然态,地震人为灾害:人为影响--人为态,人为火灾、交通事故自然人为灾害:自然变异--人为态,传染病人为自然灾害:人为影响--自然态,过度开发引起水土流失、地面沉陷{注意}灾害类型需根据起主导作用的灾因和其主要的表现形式确定,性质可能有意或无意;{注意}人为因素灾难占

4、大多数;自然灾害:指由于自然现象的变动使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事实;未影响到人类生存环境时,则不称为灾害。按灾害形成的过程分:突发性灾害:火灾、爆炸、地震、洪水、冰雹等;旱灾、病虫害、传染病等;缓发性灾害:电线老化未及时更换引起火灾、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按自然灾害的类型特征和成因分(一)按灾害特点、灾害管理及减灾系统分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生物灾害森林灾害按自然灾害的类型特征和成因分(二)按自然灾害形成的原因分1)发生原因:气象洪水灾害、海洋海岸带灾害、地震地质灾害、病虫害、人为自然灾害;2)宇宙和海陆:天文灾害、陆地灾害、海洋灾害;3)四大圈层成灾:大气圈灾害、水

5、圈灾害、岩石圈灾害、生物圈灾害;4)波及范围:全球性灾害、区域性灾害、微域性灾害;5)出现时间先后:原生灾害、次生灾害、衍生灾害第三节城市及建设工程安全和防灾减灾内容防火灾防地震灾害防其他地质灾害防洪水灾害防风灾防雷电灾害城市防空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第四节防灾减灾对策防灾减灾基本原理防灾减灾的总目标防灾减灾战略措施防灾减灾技术措施防灾减灾基本原理灾害形成三个条件:灾害源、灾害载体和承(受)灾体;改善这三个条件来防止损失可采取如下措施:消除灾害源或降低灾害源的强度改变灾害载体的能量和流通渠道对受灾体采取避防与保护性措施防灾减灾的总目标建立综合防治体系,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提高减灾能力,为社会经济发展

6、提供安全保障;加强灾害科学研究,提高认识,促进现代化技术应用,因地制宜加以实施;减轻损失,防止扩展,避免灾难性后果,保护有限而脆弱的生存条件,增强全社会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防灾减灾战略措施加强减灾教育,提高减灾意识加强减灾研究,加快发展高技术减灾进一步明确防灾重点,提高城市防灾能力把减灾建设纳入经济建设规划加强减灾规划,提高减灾管理水平防灾减灾技术措施灾害监测(包括灾害前兆监测、灾害发展趋势监测等)灾害预报(对潜在灾害,包括发生时间、范围、规模等进行预测)防灾(对自然灾害采取避防性措施)抗灾(指对灾害所采取的工程性措施)救灾(灾前灾后最紧迫的减灾措施)灾后重建(准确的灾情评估)2009年2月9

7、日晚,北京市京广桥附近的中央电视台新大楼北配楼发生火灾。直接经济损失1亿6383万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