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浅谈学生思维策略训练.doc

数学(心得)之浅谈学生思维策略训练.doc

ID:58443528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13

数学(心得)之浅谈学生思维策略训练.doc_第1页
数学(心得)之浅谈学生思维策略训练.doc_第2页
数学(心得)之浅谈学生思维策略训练.doc_第3页
数学(心得)之浅谈学生思维策略训练.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数学(心得)之浅谈学生思维策略训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数学论文之浅谈学生思维策略训练  数学课上,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使数学课堂充满创造活力?怎样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使之主动去探索、去发现呢?下面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训练和培养的一些做法。  1、激发学生思维动机。  动机是人们“因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它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内动力。因此,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是培养其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  教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思维动机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教师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因素,从学生自身生活需要出发,使其明确知识的价值,从而产生思维的动机。例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

2、这一内容时,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这一知识的目的:在平均分不合理的情况下,就产生了按比例分配这种新的分配方法。教学时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一个车间把生产1000个零件的任务交给了张师傅和李师傅,完成任务后要把500元的加工费分给他们。结果张师傅加工了600个零件,李师傅加工了400个零件。这时把500元的加工费平均分给他们合理吗?从而引发出学生探求合理的分配方法的思维动机。  这样设计教学既渗透了“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数学思想,又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发起来了,自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后面的教学活动之中。  可见,创设思维情境,激发学生

3、的思维动机,是对其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环节。  2、理清学生思维脉络。  认知心理学家指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寓于知识发展之中的。”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思维的起始点。数学知识的脉络是前后衔接、环环紧扣的,并总是按照发生—发展—延伸的自然规律构成每个单元的知识体系。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也是如此,或从已有的经验开始,或从旧知识引入,这就是思维的开端。从学生思维的起始点入手,把握住思维发展的各个层次逐步深入直至终结。如果这个开端不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或思维特点,学生就会感到问题的解决无从下手,其思维脉络就不会在有序的轨道上发展。  3、巧设问题,开启学生心智。  教师要改变只重知识

4、目标的倾向,应建构多元化的教学目标,重视营造良好的创造性思维氛围,制造“刺激源”(启发性问题、动手做实验、操作教、学具等),诱发或刺激学生开展创造性思维。例如,“一个盛有清水的长方形玻璃缸,从里面量长20厘米,宽15厘米,水高10厘米,放入一个正方体钢块没入水中,水面上升3厘米,正方体钢块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可以让学生自己实验,营造氛围,驱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力,再从乐趣中发现规律。在实验中,启发学生边做边想:”是否放入物体的体积越大,流出的水越多?“”流出水的体积与放入物体的体积是否相等?“”放入物体体积与水上升部分的体积是否相等?“……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开

5、始闪耀了。”如果放入正方体木块浮在水面上怎么办?“如果放入不规则的石头呢?”……通过组织学生动手做实验,不但满足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创造性思维在实验时显得空前活跃。  4、多角度思考问题。  一开始思考新问题通常都偏向于习惯性思维的角度。教师利用“一题多解”,训练学生不断地从一个角度转向另一个角度,从多方面加以思考,再重新去构建问题,并提出许多新设想或新解法,这是创造性思维极为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求异思维。例如,“修一条720米的公路,3天修全长的20%,照这样计算,共需几天修完这条公路?”在解题时,教师应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尝试开辟各种解题角度,随着视角的每一次转换逐渐加深对

6、问题的理解。当学生每发现一种新解法时,要引导学生深刻体验创造发现的成功和快感。通过类似的训练,学生的思维会越来越活跃、流畅和深刻。当遇到其他问题时,学生就会用求异思维,找出新方法去解决问题。  5、从相对立的角度思考问题。  从小培养学生容纳相对立的观点和两种互不相容的观点,可以使学生更易发现问题的矛盾,从而敢于提出各种不同的新见解。  例如,教学正比例的意义,对数量关系s=vt,当学生会判断v或t一定,s与t或v成正比例后,教师提出,如果s一定,v与t怎样?同一数量关系,同时产生两种相对立的知识点(正反比例),无形中让学生树立起对立的观点,从而迫使学生主动突破原有知识领域的外在障

7、碍,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又如,加减或乘除相互关系的建立,奇、偶数等概念的认识,简易集合思想的学习等等,都可以培养学生从相对立叫的去思考。让对立的念头时常在学生的头脑中互相竞争,会大大加快创意发现的过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便自然而然发展到一个新的境界。  6、使思维形象化。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度到抽象思维。随着学生年龄增长,在解决问题时,师生更着重于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去思考分析。但用图表等形象地体现自己思维过程,有时更容易抓住关键解决问题,这恰是创造性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