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海》教学设计.pdf

《看海》教学设计.pdf

ID:58448558

大小:37.48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13

《看海》教学设计.pdf_第1页
《看海》教学设计.pdf_第2页
《看海》教学设计.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看海》教学设计.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看海》教学设计体现对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感悟的尊重,引导学生在自读中更大胆的抒发自己的感受,在品读关键的词语和句子中,进一步深入理解词句所描绘的画面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7个生字,并积累相关的词语以及文中优美的词句。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不同角度、不同时间观看海潮所具有的不同特点。3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动词的表达效果。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像,了解海潮的千姿百态和变幻无穷。教学准备布置学生课外收集有关海潮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海潮的录像资料教学方法品读感悟法情感朗读法指导点拨法教学课时

2、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有小朋友到海边旅游过吗?谁能说说你看到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2教师播放大海的声音,教师:听,这是什么声音?再仔细听听,你听到了什么?3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同时感受大海的美。听着这些声音,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导入:大海有时平静,有时波浪翻滚。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大海,会给我们留下不同的印象,也会让我们产生不同的联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看海》这篇课文。看看作者徐蔚南给我们展示的大海具有怎样的特点。二、紧扣“看”,引导质疑1学生齐读课题。2强调题目中的动词“看”,再

3、读一读题目。3教师引导学生质疑:围绕“看”字,你的脑子中蹦出了那些小问号呢?4学生反馈,教师归纳(1)什么时间看?站在什么地方看?(2)看到了怎样的景象?(3)看了大海心里有什么感受呢?三、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1提出要求,学生自读(1)学习并掌握本科的生字新词。(2)画出点明看海时间或是地点的语句。(3)用“____”画出作者所看到的景象2交流自读情况,认识生字新词。学生汇报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通过相互交流解决生字读音,教师参与其中,相机指导。注意指导:隙(xì)间、澎湃(pài)、潮汐(xī)的读音。理解“照

4、耀”和“前赴后继”,并造句。3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主要是从哪些不同角度看海的?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课文先写了“从山上望”,再写了“到沙滩上看”,还写了“看潮水涌在石块间”。4课文主要写了从三个不同角度看到的大`海,构成了全文的第二、三、四段,也是课文的主体部分。请同学们再浏览全文,看看第一段和第五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引导学生认识第一段的总起作用,开门见山地表达看海的愉快。第五、六段在二、三、四段具体写看海场面的基础上,介绍作者自己的感受:大海却还和平常一样,看似永无变化,却带给人们太多的遐想。5简述课文脉

5、络。引导学生简述:课文第一段总领全文,开门见山地表达看海的愉快。接着写从不同的角度看海所见到的不同景象,最后写自己看海的感受。四、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到作者看海的时间和角度,还跟着作者一起领略了从山上看海的美丽景色。下节课,我们再随着作者的步伐,踏上海滩去看海。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听写下列词语征服照耀石隙前赴后继激荡澎湃遐想2导入:作者说“看海是一件愉快的事”,这是为什么呢?现在我们就和作者一起登上海边的山,去感受一番。二、深入研读课文,感受潮水不同特点的美1品读课文第二段,感受

6、潮水的柔美。(1)这段课文写的是在什么位置看海?(从山上望下去⋯⋯)(2)出示句子,齐读:“你可以看见那潮水像是一片叠一片的。一片水拥到沙滩上了,接着就是第二片水盖在第一片上。”引导学生读这一句子,圈出你觉得用得好的动词。谁能说说“叠”是什么意思?从“叠”“拥”“盖”这三个动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感受从山上望下去,海潮的轻柔、文静,这是一种柔和的美。)(3)学生读上面这两个句子,边读边想象潮水轻柔的动作,读出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读出一种柔和的动态美。2品读第三段,体会潮水的壮美。(1)自由读这段课文,看看这段课

7、文写出了潮水的哪几种不同状态?(引导学生理解这段课文描写了初上潮时的情景和高潮时的情景。)(2)读初上潮时的情景,注意读出“卷”的轻柔。(3)理解“等到高潮时”的片段。抓住“拥”“跃”“跌”“跳”“飞”“怒号”“前赴后继”等表示动作的词,想象高潮时,海水征服沙滩的气势。抓住“升起一阵阵的白烟⋯⋯”“那潮水面上仿佛铺满了一颗颗的水晶,跟着潮头滚过来⋯⋯”“有时还有一两点特别明亮的水花,像是长明灯,照耀在海面上⋯⋯”等句子,用录像播放海潮翻滚的场面。让学生体会海潮奔腾的气势和美妙壮观的色彩,激发学生激越、喜爱的感情。(4

8、)美读第三段,注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朗读的感情由轻柔,逐步激越,力争达到入情入境的朗读效果。3自由读课文第四段。(1)理解“石隙”“激荡”“前窜后缩”等词语。(2)引导学生读出涌在石块间的潮水所具有的欢腾、调皮的情趣,体会其“有味”。4回顾小结以上三段的内容。(1)课文这三段分别写了从哪三个不同角度看到的海?看到的景象具有什么不同特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