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 三国时期的城市课件.ppt

第9讲 三国时期的城市课件.ppt

ID:58451544

大小:794.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9-07

第9讲 三国时期的城市课件.ppt_第1页
第9讲 三国时期的城市课件.ppt_第2页
第9讲 三国时期的城市课件.ppt_第3页
第9讲 三国时期的城市课件.ppt_第4页
第9讲 三国时期的城市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9讲 三国时期的城市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9讲:三国时期的城市一、城市发展的特点二、城市建设的特点三、曹魏邺城与魏晋洛阳四、六朝都城建康城一、城市发展主要特点1、发展和分布的中心南移——发展呈“南升北降”的态势,分布中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2、沿大运河、沿长江城市发展轴线初见端倪;沿大运河发展轴线:隋文帝修起西起长安、东至潼关,衔接黄河的广通渠;隋炀帝继开了南迄杭州,西北至洛阳、长安,北至涿[zhuō]郡(今北京)的“卧人”字型大运河;3、东南沿海港市兴起兴起的港市:长江以南的交州、广州,福建的泉州;长江以北有:扬州。4、城市规模等级结

2、构有了调整,其规模差距拉大,中间府、州级城市数量显著增多;封建经济的发展和行政区划建制的调整导致的;(秦汉只是军事上的强大,真正的经济上的强大出现在唐宋时代)百万人口特大城市:建康、长安、洛阳。5、出现了我国最早的“镇”;这里的“镇”指“建制镇”;主要是军事防务和行政管理。我国最早的镇是在北魏太武帝时期。(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帝王.他是北魏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在位期间,以过人的谋略、卓越的武功,完成了北魏在北方的统一.但就是这样一位骁勇善战的统治者,竟在鼎盛之年突然去世.)1、中轴线有局

3、部发展到全城,形成纵贯全城严谨对称布局的空间形态;2、宫城有多宫制演变为单一的宫城,并且位置居中,形成了由宫城、皇城、外郭城(大城)组成的三重环套的结构形态;儒家思想3、道路网由简单的不甚严格的方格状演变为复杂的十分完善的棋盘状结构,“坊”的排列也随之从不规整发展为整齐划一的形态;4、市场位置从城北移迁到城南,形成“前市后朝”的布置格局;5、城市物质要素集中,寺庙建筑尤其是佛寺建筑大量增加。二、城市建设的特点建成背景:春秋时齐桓公所筑,汉代置魏郡。战国时西门豹在此大兴水利,东汉末年袁绍在此经营多年,基础好

4、。由于长安、洛阳被董卓及部将所破坏,曹操败袁绍统一北方后,公元204年在此兴建曹魏邺城。城市规模:横长方形。东西2400m,南北1500m,面积3.6km2。规模仅次于当时帝都洛阳“九六”之城,我国城建史上见到的第一个砖城;城市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单一宫城、对称布置、前朝后寝;经纬涂制;水系——在城西北引漳河水,由三台下流入铜雀苑及宫殿区,分流一部分到坊里区,由东门附近流出城外。园林——铜雀园、玄武园、芳林苑、灵芝苑等。三、曹魏邺城与魏晋洛阳三国魏以长安、谯历史文化名城,又名亳州,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5、位于亳州市谯城区境内中北部,跨涡河两岸,自“汤都亳”始,已有3700多年的历史。、许昌、邺故址在今河北邯郸临漳县西与河南安阳市北郊一带、洛阳为五都。《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改许县为许昌县”裴松之注引《魏略》:“改长安、谯、许昌、邺、洛阳为五都。”5居住区和经济活动区贵族宅第园林宫殿区政治活动区王室贵族居住区城郭文昌殿钟鼓楼jiù魏文帝曹丕建都洛阳,当时,南宫已经残破不堪,遂拆除改为闾里,将主要宫殿建在北宫,另在城西北角建金镛城,魏明帝时又于城中建南宫。西晋时亦建都洛阳,“八王之乱”时,在城北加筑城墙(洛

6、阳垒),在后期的战乱中毁坏。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将首都从平城(山西大同)迁往洛阳,对洛阳进行改建。金镛城遗址在洛阳城东汉魏故城遗址的西北角(现在孟津县平乐镇翟泉村东北角),这是魏明帝曹叡仿效其祖父曹操在邺城西北部筑铜雀台等“三台”(见邺城遗址)的经验而建的。据勘探﹐金镛城南北约1080米﹐东西约250米﹐分隔为三部分﹐各有门道相通。它实际上是军事性的城堡﹐由于北依邙山﹐地势高亢﹐可俯瞰洛阳全城﹐具有至高点的作用﹐在西晋末年“永嘉之乱”的洛阳争夺战中﹐是双方必争之地﹐当时称为“洛阳垒”。六朝古都:建康(今南

7、京)作为都城始于东吴孙权,其后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四朝相继建都于此,史称“六朝”古都。建城背景:楚国金陵邑—东吴石头城与建业城、东晋南朝建康城—隋唐宋元金陵府、江宁府、建康府、建康路—明代应天府城—清代以后南京;城市规模:平面呈正方形,每边约5里,都是土墙篱门。至刘高帝建元二年(公元480年),改为砖城。城市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我国城市发展史上第一个百万的大城市,也是当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四、六朝都城建康城东吴都城建业和东晋南朝都建康(杨宽)1、东吴都城建业的布局秦汉时代在今南京附近设有秣陵县

8、治。三国时,孙权(公元182-252年)于公元212年,改名为建业。建业城为内城性质,都城周二十里一十九步,每边约五里。都城内建有太初宫,太初宫东为昭明宫,北为苑城苑仓等,这个布局和北魏洛阳一样,是继承东汉洛阳和汉末邺城的规划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建业宫殿建筑的布置远没有邺城规整。建业是以整个宫殿区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中轴线的御道,设在城的南部正中,共计七里,从宫门到城的南门宣阳门为2里,过宣阳门至秦淮河北岸的大航门有5里。中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