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中政治 第3单元 第6课 第2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5高中政治 第3单元 第6课 第2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

ID:58451780

大小:10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13

2015高中政治 第3单元 第6课 第2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2015高中政治 第3单元 第6课 第2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2015高中政治 第3单元 第6课 第2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5高中政治 第3单元 第6课 第2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5高中政治第3单元第6课第2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本框教材分析】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识目标◆识记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对中华文化的意义、区域文化的特点、各民族文化◆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涵义,区域文化的成因、关系及对中华文化的意义、各民族文化的特征、关系及对中华文化的意义。◆联系我国各地的实际说明“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内涵,联系我国各民族实际,说明我国民族文化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辩证分析能力,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

2、人民共同创造的;展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2.过程与方法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利用演示、讨论、讲授等方法,并设置易于让学生接受的教学情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就中华文化的成就、文化交流等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讨论、参与调查、展示等,并进行归纳总结,以此获得直接的体验。并引导学生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进行综合分析,形成观点,加深认识。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特征,增

3、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为将来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文化思想基础。二、教学重点1.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2.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三、教学难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涵义,区域文化的成因四、教学建议从整体上看,该课是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教育,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极其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基础。本课信息量大,靠简单的教师课堂说教是不行的,必须动员学生在课前花较多的时间收集相关信息。培养学生自

4、己动手获取、解读、及分析和整合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一起去质疑探索、自主合作、实践体验、研究学习与资源共享,这也就是信息时代下对教与学的要求。核心讲解1.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的特点和地位易混淆点提示:文化与文学要注意区分开来,文化包含文学、艺术、自然科技、数学、天文、史学、雕塑、建筑等多方面,而文学只是其中一个方面。2.中华文化中科学技术方面的巨大成就和意义易错点提示:-3-在这里,教材是从文学艺术和古代的科学技术两个方面介绍了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的中华文化长期居于世界文化发展前列的成就。其中,

5、在科学技术方面,是指在古代长期处于世界前列,并不是一直处于世界前列。进入近代,由于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原因,中国的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欧国家。鸦片战争向人们昭示了在科技方面落后必然挨打这一历史的规律。中国人民便开始了科技复兴的痛苦斗争。然而,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在封建统治条件下无法实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复兴。经过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冲击,人们逐步认识到科学与民主的重要性和相互之间的密切联系。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饱经磨难的中国开始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目前,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虽

6、然科技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但在现代科技领域我国已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科技的体制条件、经济条件等不断得到改善,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迎来了新的春天。所以,我们不能因为近代社会中国在科技方面的落伍而否认中国的科技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事实,也不能因目前在某些科技领域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而妄自菲薄,对我国科技的发展失去信心。3.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各自的特色4.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易错点提示:不能简单地说中华文化

7、就是中国各民族的文化。(1)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2)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民族文化的特征,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因此,不能简单地说中华文化就是中国各民族的文化。【新课导入设计】导入一:问题导入材料一:在文学艺术方面,藏族的《格萨尔王》,蒙古族《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被称为中国文坛上气势磅礴的三大英雄史诗。材料二:各具特色的民族乐器,如胡琴、笛、箫、唢呐等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乐器。材料三:在

8、民族舞蹈,建筑壁画,科学医药方面各民族文化更是灿烂多彩。【问题】分析上述材料,我们可得出什么结论?【感悟】(1)我们伟大的祖国的灿烂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2)在创造成中华文明的过程中,各族人民都作出了贡献。(3)各民族多彩文化的总和,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全部内容。导入二:情景导入-3-2009年3月20日,汇聚了国内外25家博物馆(收藏机构)的73件元代青花瓷汇聚一堂,在首都博物馆开幕的“青花的记忆——元代青花瓷文化展”上集体亮相。这次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