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下第六单元复习设计.doc

苏教版六下第六单元复习设计.doc

ID:58477979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16

苏教版六下第六单元复习设计.doc_第1页
苏教版六下第六单元复习设计.doc_第2页
苏教版六下第六单元复习设计.doc_第3页
苏教版六下第六单元复习设计.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下第六单元复习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寻觅节点串珠成链——苏教版六下第六单元复习设计计亚萍【复习思路】苏教版六下第六单元,有《广玉兰》《夹竹桃》《古诗两首》等课文,还有一个单元练习。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以达到综合知识,形成知识结构链,促进学生智能和个性发展,采用“串珠成链”的方式,把散落在教材中各个知识点整合起来,让知识在整体中发生聚合效应,以达到高效地单元复习。【复习过程】一、寻觅课文异同,整体把握内容1.第六单元有哪些课文?这些课文都有什么共同点?什么不同点?请同学说一说。2.全班讨论交流。共同点:《广玉兰》《夹竹桃》《古

2、诗两首》三篇课文的内容都是状物的,作者通过写广玉兰、夹竹桃、石灰、墨梅,以表达赞美和喜爱之情,感受自然美和艺术之美。不同点:①体裁不同。《广玉兰》《夹竹桃》是散文,《古诗两首》是咏物诗。②作者不同。《夹竹桃》作者季羡林,被誉为“学界泰斗”(齐读作家卡片——季羡林)。《石灰吟》是明代诗人于谦的作品,《墨梅》是元代诗人、书画家王冕的作品。③表达方式不同。写广玉兰突出幽香、纯洁、旺盛的生命力,夹竹桃是赞美它花期之长、韧性可贵、花影迷离。写石灰和墨梅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写石灰的坚强不屈、洁身自好,写梅花的鄙视流俗、

3、贞洁自守,以寄托诗人的志向。教师小结:第六单元的课文都出自名家之手,都是经典之作。这一组课文放在一起主要是学习状物、托物言志的表达手法。二、寻觅重要视点,串珠知识之链1.特殊字音:这一单元中有很多值得关注知识点,我们在复习时,可不能疏忽。首先要注意几个在练习中经常会出现的特殊读音。出示:玉琢冰雕(zhuo)参差(cenci)微风乍起(zha)教师提示:“琢”“乍”都是翘舌音。“参差”是多音字,特别要注意“参”的读音,如“人参shen”“参加can”。“差”的读音,“出差chai"“差不多cha”。(学生齐读,

4、抄写在笔记本。)2.重点句子:出示:(1)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说它纯白吧,又似乎有一种淡淡的青绿色渗透出来;我也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质感,说它玉琢冰雕吧,它又显得那样柔韧而有弹性。这句话写出了广玉兰绽放的花儿和,从词语中感受到的,我觉得作者眼中、心中的广玉兰。(2)指名学生读句子,集体讨论:这句话写出了广玉兰绽放的花儿洁净和高雅,从纯白、淡淡的、青绿色、玉琢冰雕、柔韧而有弹性等词语中感受到的,我觉得作者眼中、心中的广玉兰美得无法用语言描述。3.重点段落:出示:(1)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

5、,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2)这段话写出了夹竹桃的____.(3)“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句话中写迎春花、玉簪花和菊花是为了突出____,运用了的写作手法。(师生讨论共同完成。)4.古

6、诗:(1)出示:《石灰吟》《墨梅》这两首古诗运用了的写作手法。诗人于谦借石灰抒发了的思想感情,诗人王冕借墨梅抒发了(2)集体讨论:《石灰吟》《墨梅》这两首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诗人于谦借石灰抒发了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诗人王冕借墨梅抒发了他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三、寻觅经典操练,重视语用表达1.本单元中有值得注意的语言操练点,如《夹竹桃》一课出现了表示双重否定的句式: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仿照这句话造一句表示双重否定意思的句子。学生操练:

7、2.“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本单元的课文都是状物的,都是名家经典之作,要会学习语言,运用语言,表达语言。《广玉兰》的第三自然段用总分总的构段方式,写出了广玉兰的各种形态。仿写这一段:选写一种花的姿态,如梅花、桃花、迎春花、樱花等。学生操练:3.诗人借美好的事物用古诗的形式抒发自己的志向,这种方式是“托物言志”,学着这种方式写一种喜欢的植物,如竹子、荷花、蜡梅等,先写出植物的特点,然后由此抒发自己的志向。(学生同桌讨论,而后练习。)(江苏省无锡市连元街小学)《苏教版六下第六单元复习设计》出自:范文先生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