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炭疽病害防治—图文识别技术

辣椒炭疽病害防治—图文识别技术

ID:5848995

大小:11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26

辣椒炭疽病害防治—图文识别技术_第1页
辣椒炭疽病害防治—图文识别技术_第2页
辣椒炭疽病害防治—图文识别技术_第3页
辣椒炭疽病害防治—图文识别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辣椒炭疽病害防治—图文识别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辣椒炭疽病害防治—图文识别技术常见的辣椒炭疽病主要有三种:①黑点炭疽病:主要为害果实,也可为害叶片。叶片被害时,初为水渍状褪绿斑点,渐成圆形病斑,中央灰..【辣椒炭疽病症状】辣椒炭疽病田间发病常见的辣椒炭疽病主要有三种:①黑点炭疽病:主要为害果实,也可为害叶片。叶片被害时,初为水渍状褪绿斑点,渐成圆形病斑,中央灰白,长有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粒点,边缘褐色。果实被害时,病斑长圆形或不规则形、凹陷、呈褐色水渍状,有不规则形隆起,呈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粒点,湿度大时,边缘出现软腐状,干燥时病斑干缩呈膜状,易破裂。②黑色炭疽病:主要为害果实,初

2、期在果实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至褐色,圆形至椭圆形斑点,后扩大椭圆形至不规则形凹陷斑,上生黑色小粒点呈同心轮纹状排列,后期患病斑常穿孔。③红色炭疽病:主要为害果实,发病初期在果实上产生浅褐色至黄褐色水浸状小斑点,后扩展成圆形至椭圆形凹陷斑,病斑生橙色至橙红色小粒点呈不明显轮纹状排列。 【病原与发生规律】黑点炭疽病的病原为Colletotrichumcapisci称辣椒刺盘饱,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以菌丝体潜伏于种子内,或以分生孢子附着于种子表面,或以拟菌核和分生孢子盘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助风雨传播,由寄主伤口和表皮直接侵往

3、前,借助气流、昆虫、育苗和农事操作传播并在田间反复侵染。适宜发病温度12—33℃,27℃最适;孢子萌发要求相对湿度在95%以上;温度适宜,相对湿度87%—95%,该病潜育期3天;湿度低,潜育期长,相对湿度低于54%则不发病。露地栽培时多从6月上中旬进入结果期后开始发病。高温多雨或高温高湿、积水过多、田间郁闭、长势衰弱、密度过大、氮肥过多发生较重。【防治方法】发病严重的地块实行与瓜、豆类蔬菜轮作2—3年。定植前深翻土地,多施优质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避免栽植过密,采用高畦栽培、地膜覆盖,促进辣椒根系生长。未盖地膜

4、的,生长前期要多中耕,少浇水,以提高地温,增强植株抗性。夏季高温干旱,适宜傍晚浇水,降低地温。雨季及时排水,防止地面积水,以保护根系。适时采收,发现病果及时摘除。种子处理。可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室温一般浸种6—8小时后催芽播种;或用70%异菌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浸种半小时,带药催芽或直接播种;也可用冷水浸种10—12小时后,再用1%硫酸铜溶液浸种5分钟,取出后加上适量消石灰或草木灰拌种,立即播种;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半小时,清水冲洗,催芽播种;或用次氯酸钠溶液浸种,在浸种前先用0.2%—0.

5、5%的碱液清洗种子,再用清水浸种8—12小时,捞出后置入配好的1%次氯酸钠溶液中浸5—10分钟,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也可播种前用占种子重量0.3%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拌种,或每5kg种子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0ml,先以0.1kg水稀释药液,而后拌均匀种子,晾干后播种。辣椒苗期发病,应及时施药进行治疗,可采用以下杀菌剂或配方进行防治:25%嘧菌酯悬浮剂1000—2000倍液;30%醚菌醋悬浮剂1500—2500倍液;68.75%恶唑菌酮·锰锌水分散粒剂800倍液;50%异菌脲悬浮剂1500倍液;50

6、%福·异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8.75%恶唑菌酮·锰锌水分散粒剂8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水均匀喷雾,视病情隔5—7天1次。在辣椒生长期,结合其他病害的防治,注意喷施保护剂加以预防,可以用下列保护性杀菌剂:40%福·福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0%甲硫·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42%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47%春雷霉素·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

7、00倍液;45%代森铵水剂200—400倍液;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5%络氨铜水剂400—600倍液;对水均匀喷雾,视病情隔5—10天1次。温室内还可以用45%百菌清烟剂200g/亩,按包装分放5—6处,傍晚闭棚。由棚室里向外逐次点燃后,次日早晨打开棚室,进行正常田间作业。视病情5—10天施药1次。在田间发现病株后(图12—41),发病初期摘除病叶病果,及时施用杀菌剂,施药时应注意保护剂和治疗剂混合施用。可用以下杀菌剂或配方:20%唑菌胺酯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20%硅唑·咪鲜胺水乳剂2000—30

8、00倍液;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亚胺唑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22.7%二氰蒽醒悬浮剂1500倍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