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厂化验室培训试题

水泥厂化验室培训试题

ID:5850283

大小:3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26

水泥厂化验室培训试题_第1页
水泥厂化验室培训试题_第2页
水泥厂化验室培训试题_第3页
水泥厂化验室培训试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水泥厂化验室培训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水泥厂化验室培训试题2010-10-12 作者: 一、填空(每空1分,共35分)1、GB175—2007国家标准规定通用硅酸盐水泥按混合材料的品种和掺量分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2、水泥可以散装或袋装,袋装水泥每袋净含量为(50)kg,且应不少于标志质量的(99%);随机抽取20袋总质量(含包装袋)应不少于(1000)kg。3、《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规定入磨熟料温度应控制在(100)℃以下,出磨水泥温度控制在(135)℃

2、以下,超过此温度应停磨或采取降温措施,防止石膏脱水而影响水泥性能。4、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简称为( 跳桌 )。5、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分为(42.5)、( 42.5R )、(52.5)、( 52.5R )四个等级6、试体带模养护的养护箱或雾室温度保持在(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7、水泥试体胶砂成型时,每锅胶砂,水:水泥:砂比例为=(0.5 ):( 1 ):( 3 ),具体为称取水泥(450g)±2g,标准砂(1350g)±5g,水( 225ml)±1ml。8、水泥细度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水筛法)、(负

3、压筛析法)、(手工干筛法)。9、出磨水泥例行主要控制项目有(细度)、(SO3)、(混合材掺量)。10、检验或试验人员必须要做到(取样代表性)、(混样均匀性)、(结果准确性)、(报样及时性)“四性”要求。11、水泥细度测定结果出现争议时以(负压筛析)法为准。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1、水泥细度检验用标准筛有( B)和0.045mm方孔筛A、0.90mm B、0.080mm   C、0.20mm2、下列水泥品种中,属于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是:(A )。A.粉煤灰水泥    B.铝酸盐水泥      C.硫酸盐水泥  

4、 D.油井水泥3、下列物质中必须通过压蒸安定性才能检验水泥安定性是否合格的是(B)A.f-CaO         B.MgO            C.SO3         D.R2O4、通常表示水泥抗折和抗压强度的单位为:(C ) A.Pa           B. KPa           C. MPa              D.KN5、下列物质中不会影响水泥安定性的是( D)。A.f-CaO      B.MgO     C.SO3        D.R2O6、使用架盘天平时,砝码应放在天平的(右 )边,称

5、量物应放在(左)边。A.左      右      B.右        左     C、随便放7、生料水份的测定温度应控制在(B  )℃下进行。A.55~60  B.105~110    C.80~110  D.110~1508、水筛法测定细度时,水压应控制在(C  )MpaA.0.04~0.08  B.0.03~0.08 C.0.03~0.07  C.0.07~0.099、熟料立升重测定用的熟料的颗粒直径是( A   )mm。A.5~7   B.6~8   C.5~8 D.7~910、测定水泥细度用负压筛的正常工作负

6、压力为(A  )Pa。A.4000~6000   B.3000~6000  C.5000~6000    D.6000~800011、GB175-2007标准中规定复合硅酸盐水泥中SO3含量不得超过(A  )A.3.5%  B.3.0%  C.4.0%   D.5.0%12、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烧失量应不超过(D  )A.5.5%  B.4.5%   C.3.5%   D.5.0%13、GB175-2007标准中规定水泥中Cl-含量不得超过(C )A.0.04%  B.0.05%   C.0.06%   D.0.07%  1

7、4、石膏附着水的测定应在( A  )℃下进行A.45±3  B.55±3  C.105±3 D.50±315、生料快速滴定钙镁是用( D  )溶样A、硫酸(1+1)         B、氢氧化钠    C、硝酸(1+1)    D、盐酸(1+1)16、因检验员操作不慎引起的误差叫(B  )A.系统误差   B.偶然误差   C.相对误差 D.绝对误差17、1.出库水泥在企业成品库内存放(B)以上,必须重新取样检验。A.15天   B.1个月    C.2个月   D.3个月18、水泥中掺入适量石膏的目的主要为(  A  

8、      )。                                          A.调节水泥凝结时间和提高早期强度   B.缓凝作用     C.调节水泥性能   D.作为混合材    19、水泥细度测定结果出现争议时以(     B        )法为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