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白斑病防治-图文识别技术

油菜白斑病防治-图文识别技术

ID:5851576

大小:6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26

油菜白斑病防治-图文识别技术_第1页
油菜白斑病防治-图文识别技术_第2页
资源描述:

《油菜白斑病防治-图文识别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油菜白斑病防治-图文识别技术油菜白斑病在北方油菜区和长江中下游及湖泊附近油菜区均有发生和为害,多雨季节发病重,植株长势弱发病重,常造成减产和品..油菜白斑病在北方油菜区和长江中下游及湖泊附近油菜区均有发生和为害,多雨季节发病重,植株长势弱发病重,常造成减产和品质变劣。【油菜白斑病症状】油菜白斑病为田间害症状油菜白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初在叶上出现灰褐色或黄白色圆形小病斑,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近圆形大斑,边缘带绿色,中央灰白色至黄白色,易于破裂,湿度大时病斑背面产生浅灰色霉状物,严重时病斑融合形成大斑,致叶片枯死。

2、【病原与发生规律】Pseudocercosporellacapsella称芥假小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主要以菌丝或菌丝块附着在病叶上或以分生孢子粘附在种子上越冬。翌年产生分子孢子借雨水飞溅传播到油菜叶片上,孢子发芽后从气孔侵入,引致初侵染。病斑形成后又可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此病对温度要求不太严格,5—28℃均可发病,适温11—23℃,相对湿度高于62%,降雨16mm以上,雨后12—16天开始发病,此为越冬病菌的初侵染,病情不重。生育后期,气温低,旬均温11—20℃,遇大雨或暴雨,旬均相

3、对湿度60%以上,经过再侵染,病害扩展开来,连续降雨可促进病害流行。白斑病流行的气温偏低;属低温型病害。在北方油菜区,本病盛发于8—10月,长江中下游及湖泊附近油菜区,春、秋两季均可发生,尤以多雨的秋季发病重。此外,还与品种、播期、连作年限、地势等有关,—般播种早、连作年限长、缺少氮肥或基肥不足,植株长势弱的发病重。【防治方法】实行3年以上轮作,注意平整土地,减少田间积水。适期播种,增施基肥,中熟品种以适期早播为宜,油菜收获后深翻土地,将病残株埋入土中。选用无病株留种或进行种子处理。用50℃热水温汤浸种20

4、分钟;或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4%。发病初期及时防治,可以喷洒下列药剂: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5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多·霉威(多菌灵·乙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15天左右1次,喷洒2—3次。www.123scweb.comwww.

5、456scweb.comwww.789scweb.co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