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氯化碳——中国做人体实验的毒药.docx

四氯化碳——中国做人体实验的毒药.docx

ID:58526904

大小:17.83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10-21

四氯化碳——中国做人体实验的毒药.docx_第1页
四氯化碳——中国做人体实验的毒药.docx_第2页
四氯化碳——中国做人体实验的毒药.docx_第3页
四氯化碳——中国做人体实验的毒药.docx_第4页
四氯化碳——中国做人体实验的毒药.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氯化碳——中国做人体实验的毒药.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氯化碳——中国人体实验的毒药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慢性肝损害,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正常对照组肝小叶结构完整,清晰,无假小叶生成,无肝细胞坏死及脂肪变。CCl4慢性肝损害组出现典型肝硬化改变,表现为肝纤维组织增生,假小叶形成(100%),假小叶内肝细胞呈不同程度水样变及浊肿、肝细胞脂肪变(91%)及嗜酸性坏死(100%)。当飞利肝宁各剂量治疗组虽有相似肝硬化改变,但肝纤维化程度较轻,尤其降低肝脂肪变发生率(8~23%)。大、中剂量组还降低肝嗜酸性坏死率(46~75%)。BPDL亦有类似当飞利肝宁胶囊的对抗CCl4致

2、慢性肝损害作用。但对肝嗜酸性坏死无保护作用。四氯化碳的全析王飞鸿发表于2010年01月25日16:01阅读(8)评论(0)分类:个人日记权限:公开化学式CCl4,又称四氯甲烷,有令人愉快的气味,能起麻醉作用,有毒。四氯化碳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C原子以sp3杂化轨道成键,因此它是一种非极性分子,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它本身又是一种良好的溶剂,能溶解脂肪、油类、树脂、油漆以及无机物碘等。四氯化碳化学性质不活泼,不助燃,与酸、碱不起作用,但对某些金属(如铝、铁)有明显的腐蚀作用。溶解性能微溶于水、但能与

3、多种有机溶液剂混溶。能溶解油脂、蜡、树脂、沥青、橡胶、精油、杜仲胶以及磷、硫、碘等,不溶解纤维素酯。可以用氯气和甲烷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制得.结构式Cl|Cl-C-Cl1|Cl性质1.四氯化碳为无色澄清易流动的液体,有时因含杂质呈微黄色,具有芳香气味,易挥发。密度(20℃)1.595克/立方厘米、熔点-22.8℃,沸点76~77℃。2.四氯化碳的蒸气较空气重约5倍,且不会燃烧,利用这种特性常用以灭火,尤其能够扑灭汽油、火油及其它各种不能与水相混合的油类,以及电器所发生的火灾。因四氯化碳一经化成蒸气,便沉于空气的下部,

4、将空气逐出,火焰自然熄灭。3.四氯化碳的蒸气有毒,它的麻醉性较氯仿为低,但毒性较高,切勿吸入人体。吸入2~4毫升就可使人死亡。4.四氯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且遇湿气及光即逐渐分解生成盐酸。易溶于各种有机溶剂,能与醇、醚、氯仿、苯等任意混合。对于脂肪、油类及多种有机化合物为一极优良的溶剂。制备方法是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四氯化碳保存方法小技巧CCl4易挥发,常常密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但夏天温度较高其挥发仍较快。我经实验发现用水液封保存四氯化碳不易挥发,能长久贮存。向CCl4中加入少量水,水浮在上层形成一层与CCl4同

5、样无色的液封。实验检验其保存效果采用了两种方法:方法一:闻气味。方法二:两份各300mL的CCl4一份加200mL水液封,一份不加水,在相同的条件下保存一段时间。现象证明水液封CCl4保存效果十分明显。CCl4上层水封,不能与空气接触,不能溶于水中,比水密度大,所以难挥发蒸发到空气中,这是此方法成功的关键。当然其颜色与水都为无色又是其不足之处,我们取用时只需用移液管取即可。CAS编号:56-23-5【理化性质】四氯化碳(carbontetrachloride,CCl4)又称四氯甲烷(tetrachloromethane)

6、,为无色、易挥发、不易燃的液体。具氯仿的微甜气味。分子量153.84,密度1.595g/cm3(20/4℃),沸点76.8℃,2蒸气压15.26kPa(25℃),蒸气密度5.3g/L。微溶于水,可与乙醇、乙醚、氯仿及石油醚等混溶。遇火或炽热物可分解为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和氯气等。【职业接触】四氯化碳用途广泛,以往曾用作驱虫剂、干洗剂。目前主要作为化工原料,用于制造氯氟甲烷、氯仿和多种药物;作为有机溶剂,性能良好,用于油、脂肪、蜡、橡胶、油漆、沥青及树脂的溶剂;也用作灭火剂、熏蒸剂,以及机器部件、电子零件的清洗剂等。在其

7、生产制造及使用过程中,均可有四氯化碳的接触。【毒性】本品是典型的肝脏毒物,但接触浓度与频度可影响其作用部位及毒性。高浓度时,首先是中枢神经系统受累,随后累及肝、肾;而低浓度长期接触则主要表现肝、肾受累。乙醇可促进四氯化碳的吸收,加重中毒症状。另外,四氯化碳可增加心肌对肾上腺素的敏感性,引起严重心律失常。人对四氯化碳的个体易感性差异较大,有报道口服3~5ml即可中毒,29.5ml即可致死。在160~2OOmg/m3浓度下可发生中毒。但也有在1~2g/m3浓度下接触3Omin方出现轻度中毒。目前认为四氯化碳无致畸和致突变作用

8、,但具有胚胎毒性。根据IARCl972及1979年资料,四氯化碳长期作用可以引起啮齿动物的肝癌,被列为"对人类有致癌可能"一类的化学物。【临床表现】1.急性中毒(1)潜伏期:一般为1~3天,也有短至数分钟者。潜伏期长短与接触剂量及侵入途径有关。经呼吸道或胃肠道吸收中毒的临床表现类似;均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醉及肝、肾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