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第3课时《第几》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x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第3课时《第几》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x

ID:58532924

大小:53.7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0-21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第3课时《第几》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x_第1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第3课时《第几》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x_第2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第3课时《第几》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x_第3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第3课时《第几》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第3课时《第几》人教新课标(2014秋).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课时第几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20页。本节课是在感知过1~5各数基数的含义后学习的,知道自然数不仅可以表示物体的数量,还可以表示物体的顺序,能正确区分“几”和“第几”,体会基数和序数的区别。(二)核心能力“第几”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认识”部分的内容,借助“第几”的知识载体来培养学生的“数感”。如从生活中的排队入手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再将自然数的基数含义和序数含义进行对比,学生经过辨析、理解,能正确区分“几”和“第几”,实现数感的培养。(三)学习目标1.通过情境体验,感

2、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能用数表示事物的顺序和位置。2.借助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对比,能正确区分几和第几。(四)学习重点理解序数的含义(五)学习难点正确区分几和第几。(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第几》PPT课件、《第几》课时作业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1.你能给这些数字宝宝排排队吗?35142你是按什么顺序在排队呢?2.足球运动员的衣服上印着2、3、5,衣服上的数表示什么意思呢?(二)课堂设计1.导入师:同学们最喜欢听故事了,对吧?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人特别能吃,一天他到一家烧饼店吃烧饼,他吃一个不饱,又吃一个

3、还不饱,直到他吃到第4个才觉得饱了。他拍拍肚子,叹口气说:“哎,要知道吃第4个能吃饱,先吃第4个该多好啊!”师:同学们为什么听后哈哈大笑啊?你们笑什么呢?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第几”的知识。【设计意图:由有趣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第几”。】2.问题探究(1)初步感知序数的含义(课件出示P20的主题图。)师:星期天,明明去动物园游玩。瞧!小明在干什么呢?师:小明真是一个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好学生,我们也要养成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好习惯。师:从图中你看到数了吗?师:谁愿意给大家来说一说你看

4、到了数几?你在哪里发现的?师:谁还看到了不同的数?师:如果小明排第2,他前面的阿姨排第几?他后面的这个阿姨排第几?排在第4的是谁?最后这个叔叔排第几呢?(2)区分几和第几师:叔叔排第5,一共有5个人在排队,这两个5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师:看来,5既可以表示一共有5个人,也可以表示叔叔排在第5个位置(指的是一个人)。师:小明的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他们是按什么顺序排队的?师:从图中还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去动物园玩排队买票”的情境,渗透人人要遵守公共秩序的思想教育。通过考眼力游戏激发学生数一数、说一说

5、的欲望,初步感知数既可以表示数量。】(3)序数的相对性师:如果穿连衣裙的阿姨买完票走了,想一想场面是什么样子的?(课件动态演示)现在,一共有几个人?谁排第1?其他的人各排第几?师:小明原来排第几?现在排第几?为什么?师:如果队伍最后的叔叔有急事先走了,小明排在第2的位置会变吗?总人数会变吗?【设计意图:对比小明原来排第几和现在排第几,感知序数的相对性。】3.课堂总结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几”,你有哪些收获?师:数既可以表示数量,也可以表示顺序。4.巩固练习①做一做第1题。②小小调查员。你上几年级?()你家有几口人?(

6、)你这一小组有几名同学?()你排在第(小组内交流:为什么你们填写的第一个括号里的数相同,)。而第二个数字不同呢?(三)课时作业1.照相。【答案】55两个5表示的意思不一样。【解析】这是基础练习,主要考察用数表示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以及能正确区分几和第几,考查目标1和2。2.泥娃娃。第1个第2个遮住的是第()个和第()个,遮住了(【答案】342第5个)个。【解析】考查目标1。3.小鸟飞。(1)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2)从左边数,给第4只小鸟图上颜色。(3)从右边数的第1只小鸟飞走了,还剩□只小鸟。【答案】(3)4【解析】主

7、要考察区分几和第几,考查目标1和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