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饮(痰饮、悬饮、溢饮、支饮)辨治.doc

四饮(痰饮、悬饮、溢饮、支饮)辨治.doc

ID:58541391

大小:2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5-19

四饮(痰饮、悬饮、溢饮、支饮)辨治.doc_第1页
四饮(痰饮、悬饮、溢饮、支饮)辨治.doc_第2页
四饮(痰饮、悬饮、溢饮、支饮)辨治.doc_第3页
四饮(痰饮、悬饮、溢饮、支饮)辨治.doc_第4页
四饮(痰饮、悬饮、溢饮、支饮)辨治.doc_第5页
四饮(痰饮、悬饮、溢饮、支饮)辨治.doc_第6页
四饮(痰饮、悬饮、溢饮、支饮)辨治.doc_第7页
四饮(痰饮、悬饮、溢饮、支饮)辨治.doc_第8页
资源描述:

《四饮(痰饮、悬饮、溢饮、支饮)辨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痰饮辨治    汉代张仲景在他所著的《金匮要略》一书中有专门讲痰饮的一篇,方证详细,切乎实用。今就其辨治情况简介如下:   一、痰饮的涵义   痰饮之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痰饮,为痰涎水饮之总称。《金匮》作为篇名,包括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个内容,原文如下: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1、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2、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3、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痛重,谓之溢饮;

2、4、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即现代临床所见的胸水、慢支、哮喘、胃中水饮等病。狭义之痰饮原为四饮之一,即“水停心下,辘辘有声者”。后世临床又作为久咳痰喘的通俗名称(实为原书中的支饮)。以上是名义的区别。   在中医诊断学中,对痰饮二字又作为辨证方法用:咳唾之粘液,稠而厚者为痰,清而稀者为饮。根据痰液的稠与稀可以分辨邪正相争的盛衰情况。《医宗金鉴》云:阳盛煎灼成痰,阴盛凝蓄为饮。”阳盛为热,阴盛为寒。热痰、寒痰之分,与此意义相近。痰从火化宜清,饮从寒化宜温。急性炎症多热痰,稠厚色黄,治

3、宜清火化痰。慢性炎症多寒饮,清稀色白,治宜温阳化饮。稠与稀反映抗病能力的强与弱,黄与白反映热化程度的快与慢,治各不同。    一、病因病机   《金匮》所列四饮的病因病机很复杂。简括而言之:外因冒雨受寒,先伤体表卫外之阳气,进而影响肺气宣肃失常,以致不能通调水液,聚而成痰。又因饮水过多,或者过食生冷,中焦阳气被遏,脾胃健运失常,饮食少,不能输布精微,湿阻而成饮。如果久病衰老,肾阳不足,对水饮的蒸化分利失司,可形成肿满。诸家们概括为:其本在肾,其标在肺,其制在脾。三者之间,尤其是脾阳居中,脾阳不振,上

4、不能输精以养肺,下不能助肾以制水,三焦通道失常,发为痰饮喘肿。   原文云:“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这在日常生活体验中确是可以觉察到的。   《圣济总录》云:“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化之所终始也。三焦调适,气脉平匀,则能宣通水液行入于经脉,化而为血,灌溉全身。三焦气涩,脉道不利,水饮停滞,聚为痰饮。”1、外感寒湿,肺脾受损,水湿停积成饮。2、饮食不当,脾失运化,水湿停积成饮。3、劳欲所伤,脾肾阳虚,水湿停积成饮。      病机:     肺脾肾三焦气化失

5、宣是形成痰饮的主要病机,三脏中又以脾失运化首当其冲;病性阳虚阴盛,输化失调,因虚致实,水饮停积为患。      病位:饮留胃肠——痰饮饮流胁下——悬饮饮流肢体——溢饮聚于胸肺——支饮 三、辨证要点   1.辨寒、热、虚、实:急性发作期会有热证。饮邪留于胸胁,或积水胃肠,可见实证。久病年老体衰多见虚证、寒证。   2.辨饮邪去留:      (1)从呕与渴测知:呕为饮邪欲去之象;渴为阳复之机;不渴则为饮邪留而不去。      (2)测心下有无坚满?心下坚为邪实,满为饮邪积聚。如无心下坚满之征,则为水饮

6、之邪并未留聚。亦可凭此分辨虚实。      (3)测背部有无寒冷感?久病痰饮喘咳者,往往背部有寒冷感如掌心大一处,此为胸阳不振,故病人常欲着厚衣。      以上口不渴、心下坚满为留饮之征。背部寒冷为伏饮之候。“留”与“伏”二字指深久、顽固而言。    3.辨脉象:四饮之脉象以弦(滑)、沉脉为主。喘急多弦滑脉。肿满多见沉脉。心、脾、肾阳虚,多见沉微脉。 4.诊断依据:应根据四饮的不同临床特征确定诊断。痰饮:心下痞满,呕吐清水毯涎,胃肠沥沥有声,形体消瘦,属停留胃肠。悬饮:胸胁饱满,咳唾引痛,喘促不能

7、平卧,或有肺痨病史,属饮流胁下。溢饮:身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当汗出而汗不出,或伴有咳喘,属饮流肢体。支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平卧,其形如肿,属饮邪支撑胸肺。   临床必须以脉诊、舌象和其它症状综合进行判断。例如阳虚水饮证会见到沉微脉,又伴舌质胖淡、舌苔白腻者,治当以温阳化水饮为主。5病症鉴别: 悬饮与胸痹 溢饮与风水证 支饮、伏饮与肺胀、喘证、哮病1.悬饮和胸痹的鉴别 两者均有胸痛。 胸痹为胸膺部或心前区闷痛,且可引及左侧肩背或左臂内侧,常于劳累、饱餐、受寒、情绪激动后突然发作,历时较短,休

8、息或用药后得以缓解; 悬饮为胸胁胀痛,持续不解,多伴咳唾,转侧、呼吸时疼痛加重,胁间饱满,并有咳嗽、咯痰等肺系证候。 2.溢饮与风水证的鉴别 水肿之风水相搏证,可分为表实、表虚两个类型。表实者,水肿而无汗,身体疼重,与水泛肌表之溢饮基本相同。如见肢体浮肿而汗出恶风,则属表虚,与溢饮有异。3.支饮、伏饮与肺胀、喘病、哮病的鉴别 均有咳逆上气,喘满,咳痰等表现。 肺胀是肺系多种慢性疾患日久积渐而成; 喘病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重要主症; 哮病是呈反复发作的一个独立疾病; 支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