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必修三高中地理单元知能测试(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湘教版必修三高中地理单元知能测试(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ID:5854729

大小:24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26

湘教版必修三高中地理单元知能测试(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_第1页
湘教版必修三高中地理单元知能测试(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_第2页
湘教版必修三高中地理单元知能测试(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_第3页
湘教版必修三高中地理单元知能测试(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_第4页
湘教版必修三高中地理单元知能测试(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_第5页
资源描述:

《湘教版必修三高中地理单元知能测试(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湘教版必修III高中地理单元知能测试(一)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下图中①、②、③线是按照不同标准划分的同一种地理界线,据此回答1~2题。1、该地理界线最有可能是[     ]A.橡胶种植北界B.1600mm等降水量线C.30℃等温线D.热带和亚热带分界线2、同一界线可以划出若干条,这说明地理区域具有[     ]A.不确定性B.差异性C.过渡性D.整体性【解析】1、A、B、C三项均为单一指标,分别以积温、降水量和温度为指标。由图中的界限所在的位置,大致在北回归线附近,所以应为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前三

2、项都是比较严格、明确的界线,不具有过渡性,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2、同一界线有多条,说明界线所处的区域地理特征不典型,在两区域间具有过渡性。【答案】1、D2、C下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次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回答3~5题题。3.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     ]A.37.6:17.4:45.0       B.31.6:30.5:37.9C.15.5:24.5:60.0      D.37.6:24.5:37.94.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3、   D.④5.四个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解题关键是三角形百分比统计图的阅读,可用直角坐标图的平行投影法则。[解答]三角形坐标系可看作是三个直角坐标图变形后的组合。如本图中三角形坐标可看作是由ac、ab、bc三组坐标组合而成。读图时,先找出三组坐标的“纵轴”标出递增方向如右图中a、b、c三轴,再分别找出三轴的原点O所在轴,即可视为“横轴”。读图时,运用平行的法则即可。例如:Q点在a、b、c三轴上的坐标量,过Q点分别作平行于a、b、

4、c三轴的平行线,只在递增方向标上箭头,箭头所指的数值,即此坐标值。所以Q点的a、b、c三坐标值分别是40、40、20,S点的a、b、c三坐标值分别是10、25、65。据上面所介绍的方法可知,3、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37.6∶24.5∶37.9(即D选项),选D4、①②③④四个地区的第三产业比重分别是第三产业的比例越高,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选A;5、第二产业比重越低,表明工业化程度越低,选C。【答案】3.D4.A5.C  美国五大湖地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在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迅速兴起,出现了匹

5、兹堡、布法罗、底特律、芝加哥等城市。据此回答6~7题。 6.“芝加哥-匹兹堡”城市带的形成说明“五大湖”区进入区域发展的[     ]A.以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B.以手工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C.工业化阶段D.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7.随着社会的发展,上述地区产业发展的方向应为[     ]A.钢铁B.纺织C.机械D.高科技产业【解析】:第6题,受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五大湖”区出现了匹兹堡、布法罗等一系列的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说明其进入了工业化阶段。第7题,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资源面临枯竭、发展空间受到制

6、约、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相继出现,所以要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发展高科技产业。【答案】:6.C7.D   读区域发展阶段图,回答8~9题。8、该区域有发展阶段I→阶段2→阶段3,关于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交通运输线路的长度在增加B、交通运输线路的种类在增加C、交通运输线路的密度在增加 D、交通网络体系没有发生变化9、从区域空间结构发展变化看该区域[     ] A、外围空间范围在扩大B、区域核心范围在缩小C、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D、区域经济发展由再生阶段转为成长阶段 

7、【解析】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交通运输线路的种类、长度、密度在增加交通网络体系不断完善。第9题从区域空间结构发展变化来看该区域由区域中心、网络系统、外围空间三部分组成且城市化区域不断扩大非城市化范围不断缩小。区域经济发展一般依次经历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和再生阶段。 【答案】8.D9.C  读中国南方和北方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对比图,回答10~11题。9、关于我国南、北方地区主要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水土组合存在明显的差异B.南方地区热量、水分条件优于

8、北方地区,故耕地面积多于北方C.南方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大于北方地区D.北方地区人口较南方地区少,故人均水资源量多于南方10、下列环境问题多发生在北方地区的是[     ]A.沙尘暴B.泥石流C.酸雨D.风暴潮 【解析】:第9题,据图中数据及简单估算,可判断南方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均少于北方地区,而人均水资源量较北方多。第10题,北方地区冬春季节多大风,气候干燥,表土疏松,植被覆盖率低,接近风沙源地,故多沙尘暴天气。【答案】:9.A 10.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