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配方施肥技术

水稻配方施肥技术

ID:5854773

大小:52.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7-12-26

水稻配方施肥技术_第1页
水稻配方施肥技术_第2页
水稻配方施肥技术_第3页
水稻配方施肥技术_第4页
水稻配方施肥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稻配方施肥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稻配方施肥技术一、水稻为什么要配方施肥配方施肥,也叫平衡施肥,搞好配方施肥,就要了解水稻需肥特点。现已知道,水稻生长需要16种营养,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叫大量元素,即碳、氢、氧、氮、磷、钾;第二类叫中量元素,是钙、镁、硫;第三类用量少,叫微量元素,包括铁、硼、锰、铜、锌、钼、氯七种。这三类营养,不管需要量大小,它们在作物生长发育中的功能和作用同等重要,缺一不可,这16种营养元素,碳、氢、氧由空气和水提供,其它由土壤和肥料提供。根据“最少养分律”原理,无论作物虽需要多少种养分,但决定作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有效含量相对最小的养分,这种最小

2、的养分限制了作物产量,若得不到补充,其它养分再多,产量也不会提高。配方施肥主要理论依据有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率、同等重要率、不可替代率、肥料报酬递减率等。水稻配方施肥,就是根据水稻需要和土壤供肥能力,提供给水稻最需要的营养元素。也就是说,水稻需要什么补什么,土壤缺什么补什么,这就是水稻配方施肥的核心。但长期以来传统习惯偏施氮肥,氮肥过量,水稻吸收过多的氮素,抗病、抗倒能力降低,品质低劣。同时多余的氮素以氨气或硝态氮形式挥发或随水渗到土壤深层,污染环境,且利用率降低,浪费严重,种田投资效益不佳。磷钾肥和微肥用量不足,导致土壤营养失去平

3、衡水稻出现缺素症,同样影响产量和品质。盲目过量使用磷肥,过剩的磷酸根和锌、铁、铜、钙离子结合成难溶的磷酸盐,造成微肥缺乏症,影响产量。因此,根据水稻吸收肥料比例,科学配方施肥,保证水稻营养供给又不浪费,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提高种田效益是十分必要的。二、水稻营养障碍病状:一、缺氮发黄症,水稻缺氮植株矮小,分蘖少,叶片小,呈黄绿色,成熟提早。一般先从老叶尖端开始向下均匀黄化,逐渐由基叶延及至上部叶片,最后全株叶色褪淡,变为黄绿色,下部老叶枯黄。发根慢,细根和根毛发育差,黄根较多。耕层浅瘦、基肥不足的稻田常发生。二、缺磷发红症,秧苗移栽后发

4、红不返青,很少分蘖,或返青后出现僵苗现象;叶片细瘦且直立不披,有时叶片沿中脉稍呈卷曲折合状;叶色暗绿无光泽,严重时叶尖带紫色,远看稻苗暗绿中带灰紫色;稻株间不散开,稻丛成簇状,矮小细弱;根系短而细,新根很少;若有硫化氢中毒的并发症,则根系灰白,黑根多,白根少。三、缺钾赤枯症,水稻缺钾,移栽后2—3周开始显症。缺钾植株矮小,呈暗绿色,虽能发根返青,但叶片发黄呈褐色斑点,老叶尖端和叶缘发生红褐色小斑点,最后叶片自尖端向下逐渐变赤褐色枯死。以后每长出一片新叶,新增加一片老叶的病变,严重时全株只留下少数新叶保持绿色,远看似火烧状。病株的主根和

5、分枝根均短而细弱,整个根系呈黄褐色至暗褐色,新根很少。四、缺锌丛生症,缺锌的稻苗,先在下叶中脉区出现褪绿黄化状,并产生红褐色斑点和不规则斑块,后逐渐扩大呈红褐色条状,自叶尖向下变红褐色干枯,一般自下叶向上叶依次出现。病株出叶速度缓慢,新叶短而窄,叶色褪淡,尤其是基部中脉附近褪成黄白色。重病株叶枕距离缩短或错位,明显矮化丛生,很少分蘖,田间生长参差不齐。根系老朽,呈褐色,迟熟,造成严重减产。五、缺硫,症状与缺氮相似。六、缺钙,叶尖变白,严重的生长点死亡,叶片仍保持绿色,根系伸长延迟,根尖变褐色。七、缺镁下部叶片脉间褪色。八、缺铁整个叶片

6、失绿或发白。九、缺锰嫩叶脉间失绿,老叶保持近黄绿色,褪绿条纹从叶尖向下扩展,后叶上出现暗褐色坏死斑点。新出叶窄而短,且严重失绿。十、缺硼植株矮化,抽出叶有白尖,不孕子粒增加。十一、缺铜叶片呈蓝绿色,近尖端失绿,褪色部沿中肋两侧向下扩展,后尖端变暗褐色,坏死,新抽出叶子不能展开,似针状。 为便于记忆,群众把水稻缺素症总结为几名话:水稻缺氮长不成,缺磷根少籽实空,缺钾易倒不增产,缺锌叶窄颜色淡,缺铁白化黄化症,优质高产需补硼,缺铜作物不抗病,镁增水稻叶绿体,硫调土壤酸碱度,钙是作物保护层。三、水稻需肥特点水稻生育期中有两个需肥高峰:一是分

7、蘖期,二是幼穗形成至孕穗期。前期供肥不足,分蘖小,叶瘦小,叶色黄,有效分蘖少。后期供肥不足,穗小籽少粒重低,影响产量。氮在水稻体内含量占干重的1%—4%,供氮充足,对分蘖、叶片生长,虽鞘生长,幼穗分化有重要作用,若氮素过多,稻株处于高氮状态,叶鞘和茎生长过快,抗倒能力差,并出现结实不良。磷对水稻生长影响十分明显,幼苗缺磷,分蘖减少40%左右。磷与氮相比,更有于根重和根长的增加,氮磷配合得好,效果更好。成熟过程中,稻体内的磷主要集中在稻穗,对籽粒充实有重要作用。钾能提高氮肥吸收和利用效率,对减少各生育期的黑根数十分有效。含钾量高的植株,

8、籽粒饱满,茎机械组织发达,抗折断能力强,对提高抗病性有一定作用。水稻是需硅较多作物,但经试验在我县增产效果不明显。研究水稻需肥特点,就是为了搞好配方施肥。重点研究氮、磷、钾营养元素的科学配合,因而,在各种肥料营养含量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