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总结课件.ppt

金匮要略总结课件.ppt

ID:58555135

大小:1.61 MB

页数:276页

时间:2020-10-21

金匮要略总结课件.ppt_第1页
金匮要略总结课件.ppt_第2页
金匮要略总结课件.ppt_第3页
金匮要略总结课件.ppt_第4页
金匮要略总结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匮要略总结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金匮要略总结中医临床基础系李卫强绪论一、沿革(一)成书公元三世纪张仲景著成《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十卷论伤寒,六卷论杂病---《金匮》。(二)散佚西晋王叔和整理编次《伤寒论》十卷;杂病散佚,部分资料散见《脉经》、《诸病源候论》、《千金》、《外台》。一、沿革(三)发现后整理校订1、发现:北宋初年,王洙发现《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2、整理校订:林亿整理校订,编为《金匮要略方论》。(四)书名涵义《金匮要略方论》,珍贵医学文献之精要,应予保慎。二、基本内容主要精神与基本内容(一)主要精神以整体观念为指导,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本论点,把脏腑经络辨证作为杂病辨证的核心。(二

2、)基本内容1、分篇内容2、条文398条,方剂205首3、剂型与治疗手段三、本书的主要学术特色及贡献(一)学术特色1、脉学特点1)据脉论理,平脉辨证:解释病机;诊断疾病;鉴别疾病;指病位;指导治疗;判断预后。2)诊脉部位:寸口诊法;跌阳诊法;少阴诊法;少阳诊法;人迎诊法。三、本书的主要学术特色及贡献2、论治特点1)善治未病:未病先防,已病防变。2)治病求本,活用八法:处理好扶正与祛邪的关系3)整体治疗4)顺势治疗三、本书的主要学术特色及贡献3、方药特点1)用活八法,数法合用2)药味简单,药力专注3)讲究配伍,灵活化裁4)一病多方治,一方治多病5)初具方剂学雏形

3、三、本书的主要学术特色及贡献(二)学术贡献1、理论结合实际,使杂病学具备了较完整体系2、承先启后作用,方中之祖,医方之经,其为治疗杂病的典范3、历经千年,仍有效地指导临四、研究概况(一)晋隋唐时期原著的保存与传播(二)宋明元清时期整理编次与注释(三)近代集注与中西汇通(四)现代理论、临床与实验研究五、学习目的与方法(一)学习目的1、拓宽临床思路2、提高疑难杂病的诊治能力3、提高阅读古医籍能力五、学习目的与方法(二)学习方法1、注意文法特点2、前后联系,比较归纳,,重要条文要背诵3、方证互测、加深理解4、上溯内难,旁参伤寒,下涉注家5、重视方药的炮制、配伍和煎

4、服法脏腑经络先后病一、概要(一)整体观念1、发病:邪正相争的发病观2、病因:反常气候、病因三条、五邪伤人3、诊断:四诊合参、与时令合参4、防治原则(二)论治未病1、未病先防2、已病防变:早期治疗,治未病之脏腑二、重点条文分析与讨论(一)病因、发病与预防(2、8、13)1、邪正相争的发病观:(2)“客气邪风“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外部条件——外因“五脏元真通畅”是防止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内因发病与否取决于邪正双方力量对比二、重点条文分析与讨论2、病因1)病因三条(2)“内所因”:邪气由经络乘虚入脏腑,引起脏腑病变。“外皮肤所中”:皮肤受邪后,由于内不虚,仅引起四肢九

5、窍壅塞不通。“房室、金刃、虫兽所伤”:意外伤害,没有外邪在经络脏腑的先后传变2)反常气候(8)3)五邪伤人(13)风、寒、湿、雾、饮食之邪二、重点条文分析与讨论3、预防(2)1)未病先防——养慎“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甘辛”,“无犯王法,禽兽灾伤”2)有病早治“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导引、吐纳、针灸、膏摩二、重点条文分析与讨论(二)治则1、治未病之脏腑及虚实异治(1)第1段:举肝病传脾为例,说明治未病之脏腑间的必要性和条件1)未病与治未病概念的阐释——《内经》2)治未病之脏腑的目的——先安未受邪之地3)怎样治未病之脏腑——肝病治脾二

6、、重点条文分析与讨论第2段:以肝虚证为例,说明补虚的整体疗法补用酸——补肝体益用甘味之药以调之——培土荣木助用焦苦:子令母实;酸甘略炒防滋腻;苦能降泻。第3段:虚实异治二、重点条文分析与讨论2、表里同病先后治则(14)辨证关键:急——下利清谷不止不及时救治可致亡阳厥脱3、新旧同病先后治则1)先治旧病,后治旧病——常法:新急旧缓;新易旧难;避免新旧合邪。2)治新病要照顾旧疾——兼治法二、重点条文分析与讨论4、审因论治(17)1)“随其所得而攻之”的涵义:尤在泾注“无形之邪,入结于脏,必有所据,水、血、痰、食皆邪薮也”2)举例:猪苓汤证3)意义:审主因,抓主要矛

7、盾。5、调护原则:远其所恶,近其所喜痉湿暍病一、痉病(一)概要1、病因病机外感:风病、太阳病(4、5)邪阻筋脉,筋脉拘急内伤:误治、疮家筋脉失养,筋脉拘急2、主要脉症(7、9)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口噤不开。弦直长脉一、痉病3、分类太阳痉病(刚痉、柔痉),阳明痉病4、治疗治法:祛邪护津方药:栝蒌桂枝汤、葛根汤、大承气汤一、痉病(二)方证辨析1、栝蒌桂枝汤证(11)1)基本病机外感风邪,内伤津液,筋脉拘急2)辨证要点:恶风,发热,汗出,身强,脉沉迟一、痉病3)鉴别——与桂枝加葛根汤证症状:项背强几几与身体强几几脉象:脉浮与脉沉迟用药:加栝蒌根与加葛根4)应用口渴

8、重者,加重栝蒌根至30g,或酌加麦冬、生地、石斛。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