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仓上口通风绕道掘进作业规程

煤仓上口通风绕道掘进作业规程

ID:5855652

大小:325.50 KB

页数:54页

时间:2017-12-26

煤仓上口通风绕道掘进作业规程_第1页
煤仓上口通风绕道掘进作业规程_第2页
煤仓上口通风绕道掘进作业规程_第3页
煤仓上口通风绕道掘进作业规程_第4页
煤仓上口通风绕道掘进作业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煤仓上口通风绕道掘进作业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山西灵石银源兴庆煤业有限公司煤仓绕道掘进作业规程煤仓上口通风绕道掘进作业规程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山西灵石银源兴庆煤业公司煤仓上口通风绕道。二、目的及用途主要用于构成煤仓上口的通风系统。三、设计长度、坡度巷道设计长度79m,开口位置位于主斜井ZX4测点往井口方向20.09m与主斜井井筒方位呈45°夹角开口,巷道开口以15°下山掘进,掘进5.99m后,以7°下山掘进4.27m,最后以煤仓上口坐标为准于上仓绕道贯通。四、预计开工时间:二0一三年一月一日。第二节编制依据1、《煤矿井巷工程

2、质量验收规范》、《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煤炭工业建设工程质量技术资料管理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等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部门及公司现行有效的各种技术规范、规程、规定。2、工程情况和我单位自身综合施工能力。3、晋中市煤炭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省地质勘查有限公司陕西灵石银源兴庆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54吉林中煤银源兴庆项目部山西灵石银源兴庆煤业有限公司煤仓绕道掘进作业规程4、晋中市煤炭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的《山西灵石银源兴庆煤业有限公司煤仓上口

3、通风绕道》施工图纸,图号S1021(10)-115-01。第二章自然、地质概况一、自然概况1、交通位置山西灵石银源兴庆煤业有限公司90万吨技改矿井建设项目位于灵石县交口乡马家庄村黄老沟中部,井口附近有公路接通,距夏西公路约1公里,交通十分便利。2、地形地貌井田内沟谷较发育,总体为北高南低,最高点位于北部黄沙岭,标高为1029.92m,最低点位于井田南部沟谷中,标高为930m,相对高差近百米,属低山丘陵区。3、水系河流本区属海河流域漳河水系,井田内无大的地表水体,雨季地表水由沟谷向东汇入漳河水系浊

4、漳河支流。  4、气象本区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区,四季分明,冬长夏短,温和适中。春季干燥多风,春旱频繁;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阴雨稍多;冬季寒冷,雨雪稀少。年内常有干旱、霜冻、冻雹、暴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发生,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最大风力为10级。根据灵石县气象站多年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为10℃,最高气温37.6℃,最低气温-23℃54吉林中煤银源兴庆项目部山西灵石银源兴庆煤业有限公司煤仓绕道掘进作业规程。年降水量最大为832.9mm,最小为340.9mm,平均595mm。雨季多集中在

5、七八两个月份,年平均蒸发量1558mm,为降水量的2倍。年平均无霜期170天左右,冰冻期从十一月至次年三月,最大冻土深度为72cm。5、地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二、地质概况1、地层概况主斜井穿过下石盒子组下段岩层、山西组、太原组岩层。下石盒子组下段岩层主要为沙质泥岩,泥岩及砂岩互层,底部以K8砂岩标志层与山西组分界,岩石普氏系数f=1.0~8.0,一般为2~6,;山西组由灰色、灰黑色泥岩、沙质泥岩、灰白色砂岩组成,本组地层含煤两层,为2#底部以K7砂岩标志层与太原

6、组为界,岩石普氏系数f=0.8~8.0,一般为4~6,太原组地层由深灰色、灰色泥岩中粒、细粒砂岩及海相石灰岩组成,其中k4、k3、k2为标志层,井筒穿过4#、7#、9#、10#、11#煤层,其中4#煤已采空,岩石普氏系数f=0.8~15,一般4~6。9#~11#煤层属低瓦斯煤层,三层煤煤尘具有爆炸性,自燃等级为Ⅱ级,属自燃煤层,该煤层暂无煤与瓦斯突出性。另外7#、8#、9#煤层顶板为石灰岩,岩石普氏系数f=6~10。煤仓绕道开口位于7#煤仓顶板,于上仓绕道贯通,贯通点位于8#煤层顶板,根据地质资

7、料显示绕道施工可能穿越7#、8#煤层。7#煤层顶板为青灰色石灰岩,呈厚层状,岩石致密坚硬,贝壳状端口,含燧石团块,底板为灰色、深灰色水平曾理砂质泥岩,含少量植物化石。54吉林中煤银源兴庆项目部山西灵石银源兴庆煤业有限公司煤仓绕道掘进作业规程8#煤层顶板为深灰色石灰岩,底板为深灰色、厚层状砂质泥岩,泥晶结构,块状结构,夹细粒砂岩,含植物化石。2、水文地质概况井筒位于黄老沟右侧,工业广场附近大小沟谷平时基本干枯无水,雨季才有洪水流泻,沟内洪水汇入交口河,流入汾河水系。井筒穿过主要含水层有二叠纪下石盒

8、子下段,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岩层含水性强,主要靠大气补偿,其单位涌水量Q=0.00011~0.188L/s.m。太原组K4、K3、K2石灰岩溶洞含水层、岩层含水性较强,但也主要靠上部砂岩裂隙含水层补给及大气降水补给,单位涌水量Q=0.03~1.0L/s.m。井筒穿过2#、4#煤采空区,根据矿区水文地质补充报告,低洼处存有积水,2#、4#煤矿井水文地质确定为简单类型。9#、10#、11#煤层水文地质类型确定为中等类型。三、煤仓上口通风绕道概况:煤仓上口通风绕道开口位于主斜井井筒ZX4测点往井口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