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现状分析.ppt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ppt

ID:58560922

大小:882.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20-09-06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ppt_第1页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ppt_第2页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ppt_第3页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ppt_第4页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规划后评价基于“多规融合”的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性评价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性评价协调国土空间规划的思路与框架国土空间规划局限性及协调“多规”的必要性空间规划体系内的“多规融合”研究进展绪论小结与讨论第一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目的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内容第二节规划后评价——以从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为例第四章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规划后评价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指在一个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下,对全区域各类土地的利用类型、质量,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

2、用结构与布局,土地的生产率和利用率等方向所作的分析,明确本区域土地资源潜力及特点,以及土地利用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规划依据。概念: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目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土地资源系统的数量与质量、结构与分布、利用现状与开发潜力等方面的分析,明确规划区域的土地资源的整体优势与劣势、优势土地资源在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制约优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揭示各种土地资源在地域组合上、结构上和空间配置上的合理性,明确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与重点,为制定人地协调发展与

3、强化地域系统功能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内容(1)、土地利用数量分析(2)、土地利用结构分析(3)、土地利用影响因素分析(4)、土地利用效益分析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内容(一)土地利用数量分析土地利用数量分析,首先分析已利用土地如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等和未利用土地的数量及其占规划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重。例如:耕地,着重分析:◇耕地面积及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耕地内部水田、望田天、水浇地、菜地、旱地的面积及各占耕地比例关系◇人均耕地占有量;◇耕地生产

4、力水平结构,如高、中、低产田百分比;◇耕地的地域分布、利用差异;◇水资源情况、灌溉条件;◇制约耕地利用的主要因素等。其次,掌握各种地貌类型、土壤类型和不同坡度等自然状况下的土地资源的数量。对于土地资源数量既要用绝对量表示,还要用相对量即人均拥有的数量,以及人均拥有宜农地、宜林地、宜牧地、宜建筑地的数量来表示。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内容(二)土地利用结构分析土地利用结构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比重及其相互关系总和,是各种用地按照构成方式的集合。土地利用结构分析时,可以采用静态分析方法和动态分析方法相结合,可以依据基期年各

5、类用地面积数据,分析各类用地之间数量比例关系;也可以依据多年各类用地面积数据,分析各类用地之间数量比例关系的动态变化情况。(二)土地利用结构分析土地利用结构是客观存在的,其合理性体现在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内容(二)土地利用结构分析可用产业用地结构与产业产值结构比较分析可借用区位熵来分析土地利用类型空间结构与布局上差异。土地利用类型区位熵是指某一区域某地区某土地利用类型与该区域该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比例与该地区总土地面积与该区域土地总面积之比。区位熵值越高,地区优势越明显!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

6、内容(三)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由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土地集约经营程度和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等方面共30项指标组成。1.土地开发利用程度(A)共12项2.土地集约经营程度(B)共11项3.土地利用综合效益(C)共7项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内容A.土地开发利用程度B.土地集约经营程度C.土地利用效益(A1)土地垦殖率(%)(B1)单位耕地功率数(C1)单位播种面积(A2)土地利用率(%)(B2)耕地灌溉率(%)(C2)粮食耕地年单产(A3)土地农业利用率(%)(B3)单位耕地化肥施用量(C3)单位

7、耕地面积产值(A4)土地建设利用率(%)(B4)单位耕地耗电度数(C4)单位农用地总产值(A5)耕地复种指数(%)(B5)单位耕地用工量(C5)单位建设用地总产值(A6)草原载畜量(B6)单位土地资金集约度(C6)单位土地净产值(A7)水面利用率(%)(B7)土地利用投入产出比(C7)单位土地纯收入············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内容(四)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方法在逐项计算上述各项指标的基础上,应对规划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综合评价,或对于不同规划区域土地利用现状水平进行评价排序,为此必须解决不同量纲评价指标

8、的处理问题。评价系数法是借助评价系数把不同量纲的指标化为无量纲系数,经过系数加和得出总评价系数从而比较优劣。通过评价综合评定规划区域或单位的土地利用水平,及其在所在地区内的地位,指出土地利用上的薄弱环节,明确未来土地利用有待提高和完善的方向。第二节土地利用规划后评价一、规划后评价的含义和作用二、规划后评价的特性和原则三、规划后评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