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场中的三线问题ppt课件.ppt

电场中的三线问题ppt课件.ppt

ID:58567766

大小:347.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10-21

电场中的三线问题ppt课件.ppt_第1页
电场中的三线问题ppt课件.ppt_第2页
电场中的三线问题ppt课件.ppt_第3页
电场中的三线问题ppt课件.ppt_第4页
电场中的三线问题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场中的三线问题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复习:电场线及其特点电场中的“三线”问题题型概述:电场中的电场线、等势线和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线,构成了电场中的“三线”。高考总是借助三线考查的带电粒子的电性问题、受力问题、运动问题、做功问题及能量变化问题等,这类问题能很好地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所以一直是历年高考热点。一般为选择题。题型一 根据电场线和轨迹判断有关物理量此类题一般只受电场力。经常是给出电场线和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判断带电粒子的电性,在某点的受力方向,比较加速度的大小,判断动能、电势能的变化。少数情况下粒子的正负、场强方向、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三个方向都为未知,则要用假设法。【例1】

2、(2013广东江门一模)如图所示,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只受静电力作用的带电粒子从M点运动到N点的轨迹,可以判定(  )A.粒子带负电B.M点的电势低于N点的电势C.粒子在M点加速度大于在N点加速度D.粒子在M点的动能小于在N点的动能E.粒子在M点的势能小于在N点的势能答案:D(1)解题步骤和方法①先由轨迹曲线确定静电力的方向---画力线静电力方向指向轨迹曲线的内侧,粒子所受静电力的方向在电场线的切线上,所以静电力方向既指向轨迹曲线的凹侧又在电场线的切线上.②再确定静电力做功的正、负----画速度线粒子的速度方向在轨迹的切线方向.若静电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小

3、于90°,则静电力做正功,速度增加;若静电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大于90°,则静电力做负功,速度减小.③第三步确定电势能及动能的变化情况若静电力做正功(或负功),动能增加(或减少,则电势能减小(或增加).(2)相关规律①电场线和等势面垂直,电场线又从高电势指向低电势.②正电荷(或负电荷)所受静电力方向与电场线的切线方向相同(或相反).③粒子在电场线密集(或稀疏)的地方,所受的静电力大(或小),产生的加速度就大(或小).题型二根据等势面和带电粒子轨迹判断有关物理量求解这类问题时,首先根据等势面和电场线垂直的关系画出电场线,对陌生的、畸形的电场更应画电场线。注意等势

4、线是直线,则电场线也是直线,若等势线是曲线,则电场线也是曲线,若等势线相互平行,则电场线也相互平行;另外,电场线总是从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例2】(2012年山东理综,19)图中虚线为一组间距相等的同心圆,圆心处固定一带正电的点电荷.一带电粒子以一定初速度射入电场,实线为粒子仅在静电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a、b、c三点是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则该粒子(  )A.带负电B.在c点受力最大C.在b点的电势能大于在c点的电势能D.由a点到b点的动能变化大于由b点到c点的动能变化答案:CD【针对训练1】如图所示,实线为一匀强电场

5、的电场线,两个带电粒子q1、q2分别从A、C两点以垂直于电场线的初速度射入电场,仅受静电力作用,运动轨迹分别如图中的ABC、CDA所示,已知q1是带正电的粒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q2可能也带正电B.A点的电势一定低于C点的电势C.静电力对q1做正功,对q2做负功D.q1、q2的电势能均减少答案:D【针对训练2】(2013辽宁实验中学检测)如图所示,在两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上有D、E、F三点,且DE=EF.K、M、L分别为过D、E、F三点的等势面.一不计重力的带负电粒子,从a点射入电场,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以

6、Wab

7、表示该粒子从a点到b点静电力做

8、功的数值,以

9、Wbc

10、表示该粒子从b点到c点静电力做功的数值,则(  )A.

11、Wab

12、=

13、Wbc

14、B.

15、Wab

16、<

17、Wbc

18、C.粒子由a点到b点,动能减少D.a点的电势较b点的电势低解析:由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线特点可知靠近电荷处电场强度大,由公式U=Ed知

19、Uab

20、>

21、Ubc

22、,而W=qU,所以

23、Wab

24、>

25、Wbc

26、,则选项A、B均错误;从带负电粒子的运动轨迹可知该粒子从a点到c点受到大体向左的作用力,故左侧为正电荷,从左向右电势降低,则选项D错误;粒子由a点到b点,静电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动能减少,则选项C正确.答案: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