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课件.ppt

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课件.ppt

ID:58568125

大小:1.14 MB

页数:34页

时间:2020-10-21

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课件.ppt_第1页
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课件.ppt_第2页
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课件.ppt_第3页
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课件.ppt_第4页
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什么是反射?含羞草叶被碰触会下垂,草履虫能够趋利避害,这属于反射吗?如果有人用针刺了你一下,你感到疼痛,这属于反射吗?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类型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1)非条件反射:动物生来就有的,通过遗传而获得,先天性反射(2)条件反射:动物出生后,经后天训练形成,后天性反射如:学习,望梅止渴,谈虎色变,老马识途等。如:膝跳反射、尝梅止渴眨眼,呼吸,吃奶,缩手反射等感受

2、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思考与讨论树突髓鞘细胞核细胞体轴突轴突末梢1.神经元——神经细胞神经元细胞体:代谢和营养中心轴突:长而分枝少的结构树突:短而呈树状分枝的结构突起思考1: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由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构成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思考2:概括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由哪几部分组成?思考3:完成一个反射活动至少需要几个神经元?至少需要两个,如膝跳反射反射活动越复杂

3、,参与的神经元越多。思考四:缩手反射的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受到了损伤,那么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人会产生缩手反射吗?反射一般都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只要反射弧保持完整,就一定能产生反射活动吗?讨论:(不一定,还需要有刺激,产生兴奋。)思考:当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后,兴奋怎样经过反射弧的各部分从感受器传到效应器呢?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二、兴奋的传导1、神经纤维上的传导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是以电信号

4、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实验:++++--图1图4图2图3abababab刺激-++神经表面电位差的实验示意图1.神经冲动的产生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受刺激部位电位变化:外负内正++++++++++++++++++--------------------++++++++++++++++++++--------------------++++----++++++++----++++----++++--------++++----一定刺激++++----++++++++----+

5、+++----++++--------++++----一定刺激兴奋部位2.神经冲动的传导形成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产生“外正内负→外负内正”的变化……++--++++--++++--++++--++--++----++----++----++--一定刺激兴奋双向传导兴奋部位兴奋部位传导特点3.恢复静息电位实验:++++--图1图4图2图3abababab刺激-++小结传导形式:电信号传导过程:形成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产生“外正内负→外负内正”的变化……传导特点:①双向传导性:刺激神经纤维的

6、任何一点,产生的冲动可沿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②生理完整性:要求神经纤维在结构和生理上是完整的。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1.突触的结构为什么突触小体中含较多的线粒体?突触:指两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神经递质种类:主要有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氨基酸类,一氧化氮等。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因此,一次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2.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神经冲动刺激突触小泡↓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胞吐)↓神经递质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

7、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兴奋或抑制)思考: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为什么?单向的: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前膜释放,作用于后膜,而不能按相反的方向传递。神经纤维上传导突触间传递兴奋在神经纤维传导与突触传递的区别方向可以双向传导只能单向传递局部电流化学递质方式传递方式: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小结:兴奋→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下一个细胞兴奋或抑制高考回眸下列关于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突触前膜与突触后

8、膜之间有间隙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D2、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突出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B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脑干(有调节呼吸、心血管运动等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