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常见的计算方法ppt课件.ppt

高中化学常见的计算方法ppt课件.ppt

ID:58571882

大小:418.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0-10-20

高中化学常见的计算方法ppt课件.ppt_第1页
高中化学常见的计算方法ppt课件.ppt_第2页
高中化学常见的计算方法ppt课件.ppt_第3页
高中化学常见的计算方法ppt课件.ppt_第4页
高中化学常见的计算方法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常见的计算方法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化学 常见的计算方法专题讲座教学目的(二)总结化学解题方法常用方法:①守恒法②差量法③极值法④关系式法等(一)温故知新,将化学教材多看看,发现平时没有关注的地方。一、守恒法守恒法是中学化学计算中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与技巧,也是在高考试题中应用最多的方法之一,其特点是抓住有关变化的始态和终态,忽略中间过程,利用其中某种不变量建立关系式,从而简化思路,快速解题。守恒法解题依据:根据几个连续的化学方程式前后某微粒如原子、电子、离子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或质量守恒原理等列关系式解答。常见的守恒方法:1、质量守恒:质量守恒宏观上指各元素质量反应前后相等,微观上指任一微观粒

2、子个数(如原子、分子、离子等)反应前后相等(在溶液中也称物料守恒)2、电荷守恒:在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溶液呈电中性3、电子守恒: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氧化剂得电子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DCCCAAA练习4.将416g纯铁丝溶于过量的盐酸,在加热下用5.050gKNO3去氧化溶液中的Fe2+,待反应完全后,剩余的Fe2+还需要24mL0.3mol/L的KMnO4溶液才能完全氧化,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MnO4+5FeCl2+8HCl=KCl+MnCl2+5FeCl3+4H2O试通过计算确定KNO3的还原产物,并

3、写出KNO3与Fe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则Fe2+变为Fe3+失去电子的总数等于NO3-和MnO4-得电子的总数。设x为KNO3的还原产物中N的化合价,则有:10.416/56×(3-2)=0.03×0.024×(7-2)+5.05/101(5-x)解之得:x=2故KNO3的还原产物为NO。所以,KNO3与FeCl2反应方程式为:KNO3+3FeCl2+4HCl=KCl+3FeCl3+NO+2H2O练习5.某氧化剂中,起氧化作用的是X2O72-离子,在溶液中0.2mol该离子恰好能使0.6molSO32-离子完全氧化,

4、则X2O72-离子还原后的化合价为() A.+1B.+2C.+3D.+4解析:氧化剂为X2O72-,还原剂为SO32-。设反应后X元素的化合价为a.则X元素化合价由+6降为a,S元素化合价由+4升为+6。电子守恒知:2×0.2(6-a)=0.6×2a=+3答案选C1、差量法的应用原理差量法是指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发生的变化,找出“理论差量”。这种差量可以是质量、物质的量、气态物质的体积和压强等。用差量法解题是先把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跟差量(实际差量)列成比例,然后求解。二、差量法2、差量法的解题步骤(1)分析差量成因: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前

5、后形成差量的原因,找出影响差量变化的因素。(2)找关系:找出差量与已知量、未知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差量法原理使对应量成比例,要注意对应量之间单位应一致。(3)求解:列比例式、求解。2NaHCO3===Na2CO3+H2O+CO2↑△m168g106g18g44g62gx(21-14.8)g解得x=16.8gNaHCO3的质量分数为例1.21gNa2CO3和NaHCO3混合物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得固体质量为14.8g到g,则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解:设NaHCO3的质量为x[例2]在某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个质量为1.12g的铁片,经过一段

6、时间,取出洗净、烘干,称重,质量变为1.16g.计算在这个化学反应中溶解了铁多少克?析出铜多少克?.[解]设溶解的Fe为xg,析出的Cu为ygFe+CuSO4=Cu+FeSO4Δm56  64   64-56x    y   1.16-1.12得:x=0.28(g)y=0.32(g)答:在这个化学反应中溶解了铁0.28g析出了铜0.32g练习.(2000高考全国卷)在120℃时,将12.4gCO2和H2O(g)的混合气体缓缓通过过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充分反应之后,固体的质量增了6g。请计算:(1)产生氧气的质量;(2)原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分析:因CO2和H

7、2O被Na2O2吸收后,生成Na2CO3和NaOH,放出O2,质量增加。如果88gCO2被吸收,放出32gO2,则固体增重(88-32)g,即理论差量为56g;如果36gH2O被吸收,放出32gO2,则固体增重(36—32)g,即理论差量为4g。由差量与相对应的量成比例即可求解。解:设混合气体中含CO2的质量为xg,含H2O的质量为yg2Na2O2+2CO2===2Na2CO3+O2△m88g32g56gxgNa2O2+2H2O===4NaOH+O2↑△m36g32g4gyg“极值法”即“极端假设法”,是用数学方法解决化学问题的常用方法,一般解答有关混合物计算

8、时采用。可分别假设原混合物是某一纯净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