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知识点.docx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知识点.docx

ID:58572103

大小:64.22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10-19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知识点.docx_第1页
资源描述: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知识点.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1、遗传的概念:生物学上把子代与亲代以及子代与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叫做遗传。遗传的本质:亲代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子代。2、遗传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3.伞藻是一类大型的单细胞水生绿藻,细胞核位于基部的假根内。伞藻嫁接实验说明:伞帽的形状是由含细胞核内的假根部分控制的。伞藻嫁接实验证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4、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在生物的传种接代中具有重要作用。5.染色体特点:同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数目相同、形态相似的染色体。6.染色体的化学成分:包括蛋白质和DNA。7.DNA是生物的主

2、要遗传物质。DNA分子是由两条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8.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9.细胞核中有多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通常含有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包含许多基因。10.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12.一般情况下,每种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对恒定的,保证了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信息。第二节性状的遗传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如:双眼皮属于形态特征,血型属于生理特征。2.基因控制性状。性状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所以,性状并不是都能遗传的。3.

3、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4.基因与性状:(区分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显性性状、隐性性状)A、成对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相对性状一般也分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B、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则表现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为两个隐性基因。C、隐性基因和显性基因一样,都能独立遗传给后代。5.人的受精卵中成对的基因(或成对的染色体),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6.在生殖过程中,亲代的基因随着染色体传递给后代,并控制着子代的性状表现。(遗传的是基因,表现的是性状)7.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其子代的遗传信息来自两个亲本;进行无性生殖的生物,其子

4、代的遗传信息来自一个亲本。第三节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1.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男XY女XX。女性产生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男性产生两种数量相等含X或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机会相同。生男生女机会均等。2.体细胞内染色体的表示方法男性:22对+XY(或44条+XY)女性:22对+XX(或44条+XX)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表示方法精子:22条+X或22条+Y卵细胞:22条+X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当解答染色体问题时,不要忘记常染色体3.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含有23条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的一半。受精卵中含

5、有23对染色体,因此受精卵是体细胞。4.性状的遗传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把基因传递给子代。体细胞:染色体和基因成对存在。一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会随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生殖细胞:染色体和基因不成对且染色体数减半。(成对的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生殖细胞)3.生男生女取决于与卵细胞结合的精子的类型。第四节生物的变异1.变异:生物学上把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叫做变异。2.变异的类型:根据产生的原因分为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能够遗传给子代不可遗传变异:仅由环境因素引起导致,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能遗传

6、给子代。要以生物自身的生存为标准根据对生物个体的意义分为有利变异:有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不利变异:不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3.变异意义:生物的变异有利于物种的发展和进化。各种有利的变异通过遗传不断积累和加强,更加适应环境,有利于物种的发展和进化。(可遗传的有利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4.遗传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培育优良品种——育种。(1)杂交育种:通过杂交,使亲本的基因重新组合,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子代,再从中挑选出符合人们需要的类型进行育种。(2)诱变育种:利用人工方法对生物进行适当处理,诱导生物体内的染色体或基因发生改变,从

7、而产生新的变异个体,从中选择人们需要的变异类型进行培育,获得新品种。5.变异是随机的,有利突变少。第五节人类优生与基因组计划1.遗传病是由于基因或染色体改变而引起的疾病。1)染色体遗传病: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发生改变。如先天性愚型是由于染色体数多了一条。2)基因遗传病:致病基因控制。①显性致病基因控制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多指。②隐性致病基因控制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血友病、色盲、苯丙酮尿症等。2.禁止近亲结婚的目的:为了减少遗传病发病几率。原因:近亲的双方来自与同一个祖先,所以含有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所以生下来的子女中患有遗传病的几率高于正

8、常夫妇生下来的子女。3.开展优生工作的措施主要有:禁止近亲结婚、遗传咨询、适龄生育、产前诊断。重要措施最主要的手段最有效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