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职业环境与健康ppt课件.ppt

第四章职业环境与健康ppt课件.ppt

ID:58578696

大小:5.22 MB

页数:356页

时间:2020-10-20

第四章职业环境与健康ppt课件.ppt_第1页
第四章职业环境与健康ppt课件.ppt_第2页
第四章职业环境与健康ppt课件.ppt_第3页
第四章职业环境与健康ppt课件.ppt_第4页
第四章职业环境与健康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四章职业环境与健康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职业环境与健康第四章第一节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一、职业性有害因素概念在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可直接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Occupationalhazards)(一)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有害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1.化学因素生产性粉尘金属及类金属有机溶剂有害气体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生产过程中的毒物农药生产性毒物2.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异常气压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3.生物因素病毒细菌真菌(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有害因素职业紧张因素工效学有关的因素常见的职业紧张因素有:①劳

2、动组织不合理;②人际关系和组织关系不协调;③不良的工作条件等。职业紧张因素是导致常见疾病发病率增高、工伤事故发生率增高及“过劳死”发生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工效学涉及劳动者、机器设备和工作环境三者之间彼此协调配合的关系。劳动工具与机器设备的设计和选用、劳动组织与布局、仪器操作等均应符合工效学以人为中心的原则,尽可能适合人体解剖和生理作用特点。否则可能导致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对机体造成损伤。(三)生产环境中存在的有害因素厂房建筑布局不合理自然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一)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致病条件二、职业性损害劳动者接

3、触职业性有害因素不一定都会发生职业性损害。职业性损害是否发生还取决于以下条件和因素:1.作用条件:接触剂量、接触方式、接触机会2.影响因素:环境因素、个体易感性、行为生活方式。(二)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职业病(occupationaldisease)工作有关疾病(work-relateddisease)职业性外伤(occupationalinjury)1.职业病(occupationaldisease)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而所引起的特定疾病。在立法意义上,职业病是指政府行政部

4、门所规定的法定职业病。(1)职业病的范围我国目前法定职业病包括10大类115种:①尘肺②职业性放射性疾病③职业中毒④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⑤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⑥职业性皮肤病⑦职业性眼病⑧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⑨职业性肿瘤⑩其他职业病(2)职业病的特点病因明确病因多可定量检测,接触有害因素的水平与发病率及病损程度有明确的接触(剂量)-反应(效应)关系在接触同样的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职业人群中,有一定数量的人发病,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例如能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预后较好⑤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办法,发现愈晚,疗效愈差(3

5、)职业病的诊断和处理职业病的诊断必须根据国家颁布的职业病诊断标准及有关规定进行诊断。职业病的诊断应当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并由三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进行集体诊断。作出诊断后必须向当事人出具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并按规定向所在地区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劳动者可以选择用人单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诊断。诊断依据1)病人的职业史及职业病危害接触史2)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情况3)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处理1)对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2)落实职业病患者应享有的各种待遇2.工作有关疾

6、病(work-relateddisease)又称职业性多发病,是由于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某些不良因素,造成职业人群常见病发病率增高、潜伏的疾病发作或疾病的病情加重等,这些疾病统称为工作有关疾病。(1)工作有关疾病的特点①病因往往是多因素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是该病发病的诸多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因素②由于职业性有害因素影响,促使潜在疾病暴露或病情加重③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改善工作环境,可减少工作有关疾病的发生④不属于法定职业病(2)常见的工作有关疾病①肺部疾病:慢支、肺气肿②骨骼及软组织损伤:腰背痛、肩

7、颈痛③心血管疾病:二硫化碳和一氧化碳导致的冠心病④生殖功能紊乱:铅、汞和二硫化碳导致的早产和流产⑤消化道疾病:消化不良、溃疡职业特征(occupationalstigma)有些作用轻微的职业性有害因素,虽然有时不致于引起病理损害,但可引起一些体表改变,如胼胝、皮肤色素增加等,这些改变尚在生理范围之内,故可视为机体的一种代偿性或适应性变化,称为职业特征。3.职业性外伤(occupationalinjury)又称工伤,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直接作用,而引起机体组织的突发性意外损伤。三、职业性的预防

8、与控制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应在三级预防的原则指导下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这些措施包括:组织措施、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技术措施、职业健康监护、加强对劳动者的教育等。职业健康监护是指以预防为目的,对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系统的检查和分析,从而发现早期健康损害的重要措施。职业健康监护包括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及应急健康检查。上岗前健康检查是指用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