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输送机-毕业设计参考

皮带输送机-毕业设计参考

ID:5857991

大小:203.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2-26

皮带输送机-毕业设计参考_第1页
皮带输送机-毕业设计参考_第2页
皮带输送机-毕业设计参考_第3页
皮带输送机-毕业设计参考_第4页
皮带输送机-毕业设计参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皮带输送机-毕业设计参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山东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论文毕业设计说明书摘要皮带输送机是现代散状物料连续运输的主要设备。随着工业和技术的发展,采用大运量、长距离、高带速的大型带式输送机进行散状物料输送已成为带式输送机的发展主流。越来越多的工程技术人员对皮带输送机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从胶带输送机的传动原理出发利用逐点计算法,对皮带输送机的张力进行计算。将以经济、可靠、维修方便为出发点,对皮带输送机进行设计计算,并根据计算数据对驱动装置、托辊、滚筒、输送带、拉进装置以及其他辅助装置进行了优化性选型设计。张紧系统采用先进的液控张紧装置,即流行的液压自动拉进系统。带式输送机是煤

2、矿最理想的高效连续运输设备,与其他运输设备相比,不仅具有长距离、大运量、连续输送等优点,而且运行可靠,易于实现自动化、集中化控制,特别是对高产高效矿井,带式输送机已成为煤炭高效开采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装备的关键设备。关键词:皮带输送机;设计;拉紧装置8山东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前言矿井开采是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的工业基础,而其产品运输又是最重要的工序之一,它的成本直接关系到工业各部门。所以,世界各国都在不断的改革矿井运输问题。大型矿井采用的运输方式有自卸汽车运输、铁路运输和胶带运送及运输等。其中,胶带运送机运输可谓是目前最先进的矿井开采新工艺。本次设计的主要

3、内容即胶带输送机。胶带输送机是现代散状物料连续运输的主要设备。越来越多的工程技术人员对胶带机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我们将以经济、可靠、维护方便为出发点,对胶带机进行设计计算,并根据计算数据对驱动装置、托辊、滚筒、输送带、拉进装置以及其他辅助装置进行严格选型。由于带式输送机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优良性能,主要表现在:运输能力大,且工作阻力小,耗电量低,约为刮板输送机的1/3到1/5;由于物料同输送机一起移动,同刮板输送机比较,物料破碎率小;带式输送机的单机运距可以很长,与刮板输送机比较,在同样运输能力及运距条件下,其所需设备台数少,转载环节少,

4、节省设备和人员,并且维护比较简单。由于输送带成本高且易损坏,故与其它设备比较,初期投资高。输送机年工作时间一般取4500-5500小时。当二班工作和输送剥离物,且输送环节较多,宜取下限;当三班工作和输送环节少的矿石输送,并有储仓时,取上限为宜。电动机通过联轴器、减速器带动传动滚筒转动或其他驱动机构,借助于滚筒或其他驱动机构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使输送带运动。带式输送机的驱动方式按驱动装置可分为单点驱动方式和多点驱动方式两种。8山东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论文通用固定式输送带输送机多采用单点驱动方式,即驱动装置集中的安装在输送机长度的某一个位置处,一般放在机头

5、处。单点驱动方式按传动滚筒的数目分,可分为单滚筒和双滚筒驱动。对每个滚筒的驱动又可分为单电动机驱动和多电动机驱动。因单点驱动方式最常用,凡是没有指明是多点驱动方式的,即为单驱动方式,故一般对单点驱动方式,“单点”两字省略。单筒、单电动机驱动方式最简单,在考虑驱动方式时应是首选方式。在大运量、长距离的钢绳芯胶带输送机中往往采用多电动机驱动。目录摘要IAbstrctII前言ш第一章带式输送机的应用和传动原理1.1带式输送机应用范围11.2带式输送机摩擦传动原理11.2.1挠性体摩擦传动原理11.2.2工作弧与静止弧31.2.3驱动滚筒的摩擦牵引力51.

6、3带式输送机的特点61.4带式输送机的结构和形式7第二章带式输送机的动、静力学设计2.1设计计算92.2输送带宽92.3输送带运行速度的选择92.4输送带宽度的计算102.4.1按输送能力确定带宽102.4.2按输送物料块度确定带宽112.5.初选输送带12第三章胶带输送机部件的选择3.1托辊的作用148山东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论文3.2托辊组的种类143.3托辊间距的确定173.4托辊直径和长度的确定183.5托辊阻力系数193.6过渡段托辊组的布置193.7托辊的计算与选型213.7.1线质量运算213.7.2辊子带速计算223.7.3辊子载荷计算

7、223.8线路阻力计算243.9输送带张力的计算263.10输送带强度验算283.11牵引力和电动机功率的计算293.12电机数量与配比的选择293.13减速器的选型与热容量校核303.14制动力矩计算29第三章拉紧装置4.1拉紧装置的作用324.2张紧装置在使用中应满足的要求324.3拉紧装置在过渡工况下的工作特点及应遵循的原则324.4拉紧力的计算344.5拉紧装置选择344.6拉紧装置的适用性分析354.7液压车式拉紧装置的优化及设计374.8液压元件的选取38第五章制动力的计算及制动器的选择5.1制动力的计算425.2制动器的选择42第六章

8、辅助装置6.1逆止器466.2传动滚筒476.3改向滚筒476.4清扫器486.5机架496.6中间架及支腿508山东科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